..續本經文上一頁師子座。有百萬億菩薩在前立侍。又百萬億梵王而圍繞之。如是彼有五十八衆。一一各有百萬億數。或雲無量阿僧祇等。余會准知。此等並是舍那佛所常供養衆。五奇特衆者。如佛高臺樓觀師子之座。諸莊嚴內。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塵數菩薩。謂海慧等。此是如來依報所攝。以表依正無礙故。人法無二故。又如佛眉間出勝音等佛世界塵數菩薩。以表因果無礙故。又表從證起教故。六影響衆者。如舍那品中。十方各十億佛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來。一一各將一佛世界塵數菩薩。以爲眷屬。一一菩薩各興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妙莊嚴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隨所來方結跏趺坐。次第坐已。一切毛孔各出十佛世界微塵數等一切妙寶淨光明雲。一一光中。各出十佛世界塵數菩薩一切法界方便海。充滿一切微塵道。一一塵中有十佛世界塵數佛刹。一一刹中叁世諸佛。皆悉顯現。念念中于一一世界。各化一佛刹塵數衆生。又如法界品中。十方亦各塵數菩薩悉來雲集。且如上方大菩薩衆。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支節一切身分。一切莊嚴具一切衣服中。出盧舍那等過去一切諸佛。未來一切已受記佛。未受記佛。現在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及眷屬雲。皆悉顯現。過去所行檀波羅蜜。及受者施者皆悉顯現。過去所修屍波羅蜜。乃至一切行海。充滿法界皆悉顯現。解雲。毛孔身分。既攝法界。如是等類極位菩薩。從他方來影響如來。非是自刹常隨之衆與普賢等。德位齊等。七表法衆者。如諸首菩薩表說信法信爲行首故。諸慧菩薩表十解法。以慧能解故。諸林表行諸幢表向。諸藏表地。如是等類。並是寄諸菩薩表行位法。或十刹塵數。或不可說等。余並准之。八證法衆者。如諸會末皆有他方同名異界大菩薩衆俱來作證。現此所說決定究竟。或一一方各百萬佛刹塵數等。並各如文。九所益衆者。如諸會中天王天女等。是所益衆又如發心功德品中。十方虛空法界等世界中。一一各有萬佛世界塵數衆生。是得益衆。性起品中十方虛空法界等世界。一一各有一切佛刹微塵等衆生。又雲。彼一一世界中。複各有百千佛刹微塵等菩薩。並是所益。第八會初亦有所益無邊大衆。十顯法衆者。如舍利弗須菩提等。五百聲聞在此法會如聾。托此反示一乘法界。由彼方現此法深廣。猶如因皂以現白等。此衆無有結通。以是別非普故。相違因故。以前十類爲器爲模印佛法界。以成無盡法門海耳
說經儀第五
夫以。無限大悲周衆生界。施化萬品儀式難量。今就通別各開十例。通而論之。或以音聲或現妙色。或以奇香或以上味。或以妙觸或以法境。或內六根或四威儀。或弟子人物。或一切所作皆堪攝物。具如不思議品說。次別現言聲亦有十例。一如來語業圓音自說。二如來毛孔出聲說法。叁如來光明舒音演法。舍那品中。一切如來毛孔。及光明中說偈等。四令菩薩口業說法。如加普賢令說法等。五令菩薩毛孔亦出音聲說法同如法界品雲。于一毛孔出一切佛妙法雷音。又如密嚴經中。金剛藏菩薩遍身毛孔。出聲說法。六令菩薩光明亦有音聲說法。舍那品中。諸菩薩光明中說偈等。七令諸刹海出聲說法。彼品雲。諸寶羅網相扣磨。演佛音聲常不絕。八令一切衆生悉爲說法。彼品雲。以一切衆生言音。入佛音聲法門教化。九以叁世音聲說法。十以一切法中皆出聲說法故。普賢行品頌雲。佛說菩薩說。刹說衆生說。叁世一切說。解雲。佛及菩薩各有叁說。余四各一故爲十也。如音聲說法有此十種。余色香等者。皆各具十。並可准知。是則已爲一百門說法
辯經教第六
圓教微言必窮法界。既盡如來無盡辯力。各遍虛空毛端刹海。複各盡窮未來際。頓說常說時處無邊。若斯之教豈可限其部帙。今約准經文析爲十類。一異說經。二同說經。叁普眼經。四上本經。五中本經。六下本經。七略本經。八主伴經。九眷屬經。十圓滿經。初異說經者。如樹形等世界既異。其中衆生報類亦別。如來于彼現身立教。隨彼所宜施設教法。差別不同。與虛空法界等。唯如來智之所能知。不可定其色非色等。言非言等。舍那品中。廣明樹形河形須彌山形。乃至一切衆生形世界海。末後結雲。皆是盧舍那佛常轉法輪處。解雲。文中但雲常轉法輪。不言法輪分齊相者。以彼施設與此不同故不顯示。俱可准知。彼處亦設如此法教。部類難量不可說也。二同說經者。唯于此類須彌山界。遍于虛空毛端等處。以言聲說亦無有盡。如不思議品雲。如來一化身。轉如是等不可譬喻法輪雲。一切法界虛空界等世界。悉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于念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身。乃至盡未來際劫。一一化佛身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頭。一一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舌。一一舌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音聲。一一音聲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法。一一法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句身味身。複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劫。說異句身味身。音聲充滿法界。一切衆生無不聞者。盡一切未來際劫常轉法輪。如來音聲無異無斷。不可窮盡。亦阿僧祇品偈雲彼諸一一如來等。出不可說梵音聲。于彼一一梵音中。轉不可說淨法輪。于彼一一法輪中。雨不可說修多羅。于彼一一修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于彼一一諸法中。又說諸法不可說。又複于彼說法中。說衆生依不可說。又于一一毛道中。不可說劫說正法。如彼一微毛端處。一切十方亦如是。解雲。此中說處非樹形等。言聲說教非色香等故不同。但一類無盡非可結集。不可限其品頌多少。亦非下位所能受持。叁普眼經者。如法界品中。海雲比丘所受持經。以須彌山聚筆四大海水墨。書一品修多羅不可窮盡。如是等品複過塵數。此亦但是大菩薩等。陀羅尼力之所受持。亦非貝葉所能書記。四上本經者。此是結集書記之上本也。故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解脫經有叁本。上本有十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之謂也。五中本經者。彼見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一百品。此上二本並秘在龍宮。非閻浮提人力所持故此不傳。六下本經者。謂彼所見下本有十萬偈。現傳天竺。梁攝論中名百千經即十萬也。大智論中。亦名此經爲不思議解脫經有十萬偈。西域記說。在遮俱槃國山中有此具本。七略本經者。即此土所傳六十卷本。梵本有叁萬六千偈。是前十萬偈中要略所出。昔晉義熙十四年。于楊州謝司空寺譯。天竺叁藏法師名佛度跋陀羅。此雲覺賢。是大乘叁果人。姓釋迦氏。甘露飯王之苗胤。曾往兜率天。就彌勒問疑。具如別傳。八主伴經者。謂舍那佛所說華嚴。雖遍法界。然與余佛所說之經互爲主伴。一一主經必具無量同類眷屬。如說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本國來此作證。皆雲我等佛所亦說此法。與此不殊。故知一性起修多羅。十方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修多羅。以爲眷屬。如一處性起既爾。余一切處性起。各攝爾許眷屬。相與周遍法界。如性起既爾。余會余品文中。各有證法之數。悉爲眷屬。准釋可知。如此略本七處八會所攝眷屬。當知余本皆具眷屬。准思可見。九眷屬經者。謂此無盡修多羅海。一則一切。十方塵道同時恒說。下位菩薩二乘凡夫不能聞見。性起品雲。此經不入一切衆生手。唯除菩薩。又雲。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又雲。若菩薩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等猶爲假名菩薩。解雲。以彼器劣。不能聞信此通方法。而如來方便隨一方遇逐彼根機。說宜聞之法。如余一切權教叁乘小乘等經。既無結通十方齊說。故非主經。然亦與主爲勝方便故。但爲眷屬。是故一一主經必具無量方便眷屬。如普眼經。有世界塵數修多羅以爲眷屬。又如普莊嚴童子所受持經。皆有塵數眷屬等經。具如經說。問此與前主伴經何別。答略由叁別。一前經文句必與主同。此即不爾。二彼必結通十方同說。此亦不爾叁彼經亦有爲主之義。此亦不爾。是故彼經亦主亦伴。名主伴經。此即唯伴非主。名眷屬經。與彼不同分二部耳。十圓滿經者。謂此上諸本。總混同一無盡大修多羅海。隨于其中一會一品一文一句。皆具攝一切。及一一文句遍入一切。以是普法無分限故。圓滿教法理應爾故。如因陀羅網無分齊故。盡佛能化無邊境故。舍那品偈雲。一切佛刹微塵中盧舍那現自在力。弘誓願海振音聲。調伏一切衆生類。又法界品中名圓滿因緣修多羅。此之謂也。無盡教海應如是知
顯經義第七
夫以。義海宏深真源渺漫。略開二類各辨十門。先明所標之法。浩汗無涯撮爲十對。用以統收。一教義一對。謂無盡言教及所诠義。二理事一對。謂緣起事相。及所依真理。叁境智一對。謂所觀真俗妙境。及辨能觀普賢大智。四行位一對。謂普賢行海。及辨菩薩五位相收。五因果一對。謂辨菩薩生了等因。及現如來智斷等果。亦是普賢圓因舍那滿果。六依正一對。謂蓮華藏界並樹形等。無邊異類諸世界海。及現諸佛菩薩法界身雲無礙依持。七體用一對。謂此經中凡舉一法。必內同真性外應群機。無有一法體用不具。八人法一對。謂佛菩薩師弟等人。顯說法界諸法門海。九逆順一對。謂文中現五熱衆鞞一王形虐。及現施戒順理正修。十應感一對。謂衆生根欲器感多端。聖應示現亦複無邊。舍那品雲。一切衆生所樂示現雲等。然此十對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礙镕融。隨有一處即具一切。是此經中所具之法。次明所顯理趣者。巧辯自在勢變多端。亦舉十例以現無礙。一性相無礙。二廣狹無礙。叁一多無礙。四相入無礙。五相是無礙。六隱顯無礙。七微細無礙。八帝網無礙。九十世無礙。十主伴無礙。于前所說十對法中。一一皆有此十無礙。是故即有百門千門等准思之。今且略于事法上辨此十例。余法准知。具如經中。一蓮華葉即具此十義。謂此華葉則同真性。不礙事相宛然顯現。經雲。法界不可壞蓮華世界海等。此是理事一味無礙之門。二則此華葉。其必…
《華嚴經旨歸華嚴經旨歸》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