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尼教下部贊》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40卷54頁碼:P1270

 我等上相悟明尊  遂能信受分別說

  大聖既是善業體  願降慈悲令普悅

  蒙父愍念降明使  能療病性離倒錯

  及除結縛諸煩惱  普令心意得快樂

  無幽不顯皆令照  一切秘密悉開楊

  所謂兩宗二大力  若非善種誰能祥

  一則高廣非限量  並是光明無暗所

  諸佛明使于中住  即是明尊安置處

  光明普遍皆清淨  常樂寂滅無動俎

  彼受歡樂無煩惱  若言有苦無是處

  聖衆法堂皆嚴淨  乃至諸佛伽藍所

  常受快樂光明中  若言有病無是處

  如有得往彼國者  究竟普會無憂愁

  聖衆自在各逍遙  拷捶囚縛永無由

  處所莊嚴皆清淨  諸惡不淨彼元無

  快樂充遍常寬泰  言有相[怡-臺+夌]無是處

  無上光明世界中  如塵沙等諸國土

  自然微妙寶莊嚴  聖衆于中恒止住

  彼諸世界及國土  金剛寶地徹下晖

  無始時來今究竟  若言震動無是處

  在彼一切諸聖等  不染無明及淫欲

  遠離癡愛男女形  豈有輪回相催促

  聖衆齊心皆和合  分折分劍無由至

  釋意逍遙無障礙  亦不願求淫欲事

  伽藍處所皆嚴淨  彼無相害及相非

  生死破壞無常事  光明界中都無此

  彼無怨敵侵邊境  亦無戎馬鎮郊軍

  魔王縱起貪愛心  于明界中元無分

  金剛寶地極微妙  無量妙色相晖曜

  諸聖安居無障礙  永離銷散無憂惱

  聖衆嚴客甚奇特  光明相照體晖凝

  將此百千日月明  彼聖毛端光尚勝

  內外光明無暗影  妙體常晖千萬種

  遊行勝譽金剛地  彼則無有毫厘重

  所著名衣皆可悅  不因手作而成就

  聖衆衣服唯鮮潔  縱久不朽無蟲螋

  此界名花皆采集  喻彼微妙端正相

  然彼服飾更加倍  奇特莊嚴色無量

  彼諸寺觀殿塔等  妙寶成就無瑕亹

  飲食肴膳皆甘路  國土豐饒無饑馑

  琉冤究竟不破壞  一戴更無脫卸期

  諸聖普會常歡喜  永無苦惱及相離

  花冠青翠妙莊嚴  相映唯鮮不萎落

  肉舌欲歎叵能思  妙色無盡不淡薄

  聖衆體輕恒清淨  手足肢節無擁塞

  不造有爲生死業  豈得說言有疲極

  彼聖清虛身常樂  金剛之體無眠睡

  既無夢想及顛倒  豈得說言有恐畏

  聖衆常明具妙惠  健忘無記彼元無

  無邊世界諸事相  如對明鏡皆見睹

  諸聖心意皆真實  詐僞虛矯彼元無

  身口意業恒清淨  豈得說言有妄語

  世界充滿諸珍寶  無有一事不堪譽

  伽藍廣博無乏少  豈得說言有貧苦

  饑火熱惱諸辛苦  明界常樂都無此

  永離饑渴相惱害  彼亦無諸鹹苦水

  百川河海及泉源  命水湛然皆香妙

  若入不漂及不溺  亦無暴水來損耗

  諸聖安居常快樂  國土堪譽不相譏

  怨憎會苦彼元無  亦不面贊皆相毀

  慈悲踴躍相憐愍  妒嫉諸惡彼元無

  行步速[跳-兆+庚]疾逾風  四肢癱緩無是處

  神足運轉疾如電  應現十方無障礙

  奇特妙形實難陳  諸災病患無能害

  迫迮諸災及隘難  恐懼一切諸魔事

  戰伐相害及相殺  明界之中都無此

  世界常安無恐怖  國土嚴淨無能俎

  金剛寶地無邊際  若言破壞無是處

  彼處寶樹皆行列  寶果常生不雕朽

  大小相似無蟲食  青翠茂盛自然有

  苦毒酸澀及[黑*肖]黑  寶果香美不如是

  亦不內虛而外實  表裏光明甘露味

  寶樹根莖及枝葉  上下通身並甘露

  香氣芬芳充世界  寶花相映常紅素

  彼國園苑廣嚴淨  奇特香氣周園圃

  瓦礫荊棘諸穢草  若言有者無是處

  彼金剛地常晖耀  內外鑒照無不見

  寶地重重國無量  徹視間間皆顯現

  香氣氛氲周世界  純一無雜性命海

  彌綸充遍無障礙  聖衆遊中香妙最

  虛空法爾無變易  微妙光雲無影礙

  湛然清淨無塵翳  平等周羅諸世界

  彼界寶山億千種  香煙湧出百萬般

  內外光明體清淨  甘露充盈無邊畔

  泉源清流無間斷  真甘露味無渾苦

  聖衆充飽無欠少  若有渴乏無是處

  妙風飖蕩皆可悅  和暢周回遍十方

  輕拂寶樓及寶閣  寶鈴寶铎恒震響

  光明妙火無可比  妙色清涼常晖曜

  赫爾恒存不生滅  奇特晖光實難類

  火體清虛無毒熱  觸入于中不燒煮

  彼無灰燼及煙煤  若言焚燎無是處

  彼處殿堂諸宮室  皆非手作而成堅

  不假功夫法自爾  若言修造無是處

  所從寶地湧出者  皆有見聞及覺知

  得睹無上涅盤王  稱贊歌揚大聖威

  彼處暗影本元無  所有內外明無比

  一切身相甚希奇  于寶地者恒青翠

  聖衆形軀甚奇特  高廣嚴容實難思

  下徹寶地無邊際  欲知限量無是處

  彼聖妙形堪珍重  元無病患及災殃

  有力常安無衰老  說彼無損體恒強

  若非大聖知身量  何有凡夫能算說

  金剛之體叵思議  大小形容唯聖別

  聖衆色相甚微妙  放大光明無邊所

  無始現今後究竟  若言身壞無是處

  人天聖凡諸形類  叵有肉舌能贊彼

  諸佛性相實難思  金剛寶地亦如是

  聖衆常樂無疲極  珍重榮華究竟悅

  身相微妙恒端正  內外莊嚴實難說

  聖衆光明甚奇異  無有間斷互相晖

  彼聖齊心皆和合  若言分折元無是

  諸聖嚴容微妙相  皆處伽藍寶殿閣

  起意動念諸心想  普相照察無疑錯

  光明界中諸聖等  其身輕利無疲重

  妙形隨念遊諸剎  思想顯現悉皆同

  聖衆齊心恒歡喜  演微妙音無停止

  贊禮稱楊無疲厭  普歎明尊善業威

  贊呗妙音皆可悅  其聲清美皆安靜

  上下齊同震妙響  周遍伽藍元不甯

  其音演暢甚殊特  遍互歌揚述妙德

  諸聖快樂皆究竟  常住恒安無疲極

  光明寶地無邊際  欲尋厓岸無是處

  元無迫迮及遮護  各自逍遙任處所

  聖衆齊心皆和合  元無分折爭名利

  平等普會皆具足  安居廣博伽藍寺

  伽藍清淨妙莊嚴  元無恐怖及留難

  街衢巷陌廣嚴飾  隨意遊處普□□

  一切諸魔及餓鬼  醜惡面貌及形軀

  無始時來今及後  若言說有無是處

  雞犬豬□及余類  涅盤界中都無此

  五類禽獸諸聲響  若言彼有無是處

  一切暗影及塵埃  極樂世界都無此

  諸聖伽藍悉清淨  若有昏暗無是處

  光明遍滿充一切  壽命究竟永恒安

  珍重歡樂元無間  慈心真實亦常寬

  常樂歡喜無停息  暢悅身意寶香中

  不計年月及時日  豈慮命盡有叁終

  一切諸聖無生滅  無常殺鬼不侵害

  不行淫欲無穢妊  豈得說言有癡愛

  敗壞男女雄雌體  生死無常淫欲果

  極樂世界都無此  處所清淨無災禍

  光明界中諸聖尊  遠離懷胎無聚散

  遍國安甯不驚怖  元無怕懼及荒亂

  皆從活語妙言中  聖衆變化緣斯現

  一一生化本莊嚴  各各相似無別見

  國土大小皆相類  寺觀安居複無異

  各放光明無限量  壽命究竟無年記

  諸邊境界恒安靜  性相平等地無異

  叁常互大鎮相晖  彼言有暗元無是

  斯乃名爲常樂國  諸佛明使本生緣

  無有叁災及八難  生老病死不相遷

  斯乃如如一大力  忙儞明使具宣示

  能闡生緣真正路  聖衆普會得如是 

第一旬齋默結願用之

 稱贊忙儞具智王  及以五明清淨體

  稱贊一切諸明使  及以護持正法者

  過去一切慈父等  過去一切慕阇輩

  過去一切拂多誕  過去一切法堂主

  具戒男女解脫者  並至安樂普稱歎

  亡沒沈輪諸聽者  衆聖救將達彼岸 

右叁行叁禮至于亡沒聽者任依梵音唱亡人名然依後續

 一切信施士女等  于此正法結緣者

  倚托明尊解脫門  普願離諸生死苦

  今日所造諸功德  請收明使盡迎將

  一切天仙善神等  平安遊止去災殃

  一切法堂伽藍所  諸佛明使願遮防

  內外安甯無障礙  上下和合福延長 

第二凡常日結願用之

 稱贊忙儞具智王  及以光明妙寶身

  稱贊護法諸明使  及以廣大慈父等

  慕阇常願無礙遊  多誕所至平安住

  法堂主上加歡喜  具戒師僧增福力

  清淨童女策令勤  諸聽子等唯多悟

  衆聖遮護法堂所  我等常寬無憂慮 

右叁行叁禮立者唱了與前偈結即合衆

同聲言我等上相

 我等上相悟明尊  遂能信受分別說

  大聖既是善業體  願降慈悲令普悅 

若我等上相既了衆人並默尊者即誦阿

拂利偈次雲光明妙身結

 光明妙身速解脫  所是施主罪銷込

  一切師僧及聽子  于此功德同榮念

  正法流通得無礙  究竟究竟願如是 

此偈贊明尊訖末後結願用之

 大真實主  十二光王  衆妙世界

  微塵國土  常活妙空  堪褒譽地

  作光明者  忙儞尊佛  舍諸罪

  有礙無礙  或時本意  或隨他意

  身口思想  諸不善業  我等善衆

  及諸聽者  乞忏罪已  各如本願 

此偈贊日光訖末後結願用之

 稱贊微妙大光輝  世間最上最無比

  光明殊特遍十方  十二時中作歡喜

  大力堪譽慈悲母  骁健踴猛淨活風

  十二船主五收明  及余無數光明衆

  各乞愍念慈悲力  請救普厄諸明性

  得離火海大波濤  合衆究竟願如是 

此偈贊盧舍那訖末後結願用之

 稱贊裒譽  蘇露沙羅  夷具足大夫

  金剛相柱  任持世界  充遍一切

  以自妙身  以自大力  利益自許

  孤棲寵子  我等今者  不能具贊

  唯願納受  此微啓訟  護助善衆

  常如所願 

此偈贊夷數訖末後結願用之

 稱贊淨妙智  夷數光明者

  示現仙童女  廣大心先意

  安泰一切真如性  再蘇一切微妙體

  病者爲與作醫王  苦者爲譽作歡喜

  五收明使七船主  忙儞慈父光明者

  舍我一切諸愆各  合衆平安如所願 

此偈贊忙儞佛訖末後結願用之

 稱贊褒譽  珍重廣大  彼真實主

  最上光王  常明世界  及其聖衆

  忙儞法王  明尊許智  諸聖許惠

  從叁界外  來生死中  蘇我等性

  爲大醫王  作平斷者  開甘露泉

  栽活命樹  救同鄉衆  收光明子

  于柔軟群  作當牧者  塘塹福田

  滋盛苗實  于清淨法  作守護者

  敬禮威德  慚愧深恩  對元上尊

  對光明衆  深領大恩  慚賀大澤

  實于我等  除大厄難  作大歡喜

  我等今者  對于諸聖  誠心懇忏

  一切從忙  儞佛邊所

  受上方法之鹽印  日夜堅持

  不敢輕慢  我等今者  于一淨名

  決定修行  究竟獲勝  如先本願 

此偈凡莫日用爲結願

 敬禮及稱贊  常加廣稱歎

  贊此今時日  于諸時最勝

  諸有樂性者  今時入香水

  滲浴諸塵垢  皆當如法住

  稱贊大威相  充遍于淨法

  自是夷數佛  能蘇諸善種

  稱贊真實主  大力忙儞尊

  能活淨法體  能救諸明性

  願以慈悲眼  普觀此淨衆

  如斯最小群  如斯最小處

  唯願自遮防  恒加力提策

  礙身無礙體  內外常加被

  我等淨法男  諸堅童女輩

  及以諸聽者  究竟如所願 

此偈凡至莫日與諸聽者忏悔願文

 汝等聽者  人各[跳-兆+互]跪  誠心懇切

  求哀忏悔  對真實父  大慈悲主

  十二光王  涅盤國土  對妙生空

  無邊聖衆  不動不俎  金剛寶地

  對日月宮  二光明殿  各叁慈父

  元堪贊譽  對盧舍那  大莊嚴柱

  五妙相身  觀音勢至  對今吉日

  堪贊歎時  七寶香池  滿活命水

  有缺七施 

十戒叁印法門。又損五分法身恒加費用。或斬伐五種草木。或勞役五類衆生。余有無數愆違。今並洗除忏悔。若至無常之日。脫此可厭肉身。諸佛聖賢前後圍繞。寶船安置善業自迎。直至平等王前。受叁大勝。所謂花冠璎珞萬種妙衣串佩。善業福德佛性無窮贊歎。又從平等王所。幡花寶蓋前後圍繞。衆聖歌揚入盧舍那境界。于其境內道路平正。音聲梵響周回彌覆。從彼直至日月宮殿。而于六大慈父及余眷屬。各受快樂無窮贊歎。又複轉引到于彼岸。遂入涅盤常明世界。與自善業常受快樂。合衆同心一如上願

此偈結諸呗願而乃用之

 梵音呗響  詞美殊佳  善業同資

  普及一切  上啓諸天聖衆  荷重光明

  願降大慈  增諸福力  舍我合衆

  之過及笃信聽人于一常名究竟安樂 

此偈爲亡者受供結願用之

 某乙明性  去離肉身  業行不圓

  恐沈苦海  唯願  二大光明

  五分法身  清淨師僧  大慈悲力

  救拔彼性  令離輪回  剛強之體

  及諸地獄  镬湯爐炭  唯願諸佛

  哀愍彼性  起大慈悲  與其解脫

  自引入于  光明世界  本生之處

  安樂之境  功德力資  依如上願 

此偈儞逾沙忏悔文

我今忏悔所。是身口意業。及貪嗔癡行。乃至縱賊毒。心諸根放逸。或疑常住叁寶並二大光明。或損盧舍那身兼五明□。于師僧父母諸善知識起輕慢心。更相毀謗。于七施十戒。叁印法門。若不具修。願罪銷滅

吉時吉日翻斯贊呗。上願叁常舍過及四處法身。下願五級明群乃至十方賢悊宜爲聖言無盡凡識有厓梵本叁千之條所譯二十余道又緣經贊呗願皆依四處製焉但道明所翻譯者一依梵本如有樂習學者。先誦諸文。後暫示之。即知次第。其寫者。存心勘校。如法裴治。其贊者。必就明師。須知訛殊于是法門蕩蕩。如日月之高明。法侶行行。若江漢之清肅。唯願

皇王延祚。寥宷忠誠。四海鹹甯。萬人安樂

下部贊一卷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 继续阅读 ▪ 波斯教殘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