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六· 說無相叁昧品第二十九白話注解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六

  

(大日經卷六)

  

說無相叁昧品第二十九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

  藥師山紫雲居士批注

  

此品說明無相叁昧的修行法。

  

複次薄伽梵毘盧遮那告執金剛秘密主言:「秘密主!彼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樂欲成就無相叁昧,當如是思惟:

  以真言、咒語修行的菩薩,願以無相叁昧修行有成就,當如是思惟。

  ‧樂欲:願。

  

想從何生?爲自身耶?自心意耶:

  想是由何處所生,是自己肉身所生或是自心之意所顯現?

  ‧想:本尊、意識心。

  

若從身生,身如草木瓦石,自性如是離于造作,無所識知因業所生,應當等觀同于外事:

  若本尊由肉身所生,那肉身如草木瓦石一樣;空性的性質是離于意識心及妄念所造作,無法認識空性及業障形成的原因,應當等觀同是外事。

  ‧身生:肉體所生。

  ‧自性:空性。

  ‧無所識:無法認識空性及業障形成的原因。

  

又如造立形像,非火、非水、非刃、非毒、非金剛等之所傷壞,或忿恚粗語而能少分令其動作:

  ‧所造本尊像,沒有識種及意識心,故傷害亦無覺知,罵它亦無反應。

  

若以飲食、衣服、塗香、華鬘,或以塗香、旃腦如是等類,種種殊勝受用之具,諸天世人奉事供給亦不生喜,何以故:

  以人間物質供養也不會生喜,是什麼緣故呢?(因本尊是由空性所現,非妄念、意識心形成。)

  

愚童凡夫于自性空形像自我分生,顛倒不實起諸分別,或複供養,或加毀害:

  凡夫于接近虛空處起妄念、妄相以爲佛身相,顛倒夢想而有分別,如供養或毀壞。

  ‧愚童:初修本尊,妄念未息,未入空性的本尊修行者。

  ‧自性空:接近虛空處。

  ‧自我分生:妄念、妄相以爲佛身相。

  ‧諸分別:意識心妄想。

  

秘密主!當如是住修身念,觀察性空:

  妄心應當滅除,以念力修觀想,觀想到本性、自性、空性。

  

複次,秘密主!心無自性,離一切想故,當思惟性空:

  識心、妄心不是自性,自性要離意識心,其性本空。

  ‧一切想:意識心。

  

心于叁時求不可得,以過叁世故,如是自性遠離諸相:

  真心不是隨時可以以妄心求得的,它是超越過去、現在、未來。自性真心遠離各種妄相。

  ‧心:真心

  ‧叁世:指過去、現在、未來。

  

秘密主!有心想者,即是愚童凡夫之所分別,由不了知有如是等虛妄橫計,如彼不實不生,當如是思念:

  有妄想者即是凡夫的分別意識心,由于不了知真實而以虛妄的意識心橫加計度。其實是妄心不真實、真心不生不滅,當如是思維。

  ‧愚童:初學本尊未入空性的修行者。

  ‧虛妄橫計:以虛妄的意識心橫加計度。

  ‧不實不生:妄心不真實、真心不生不滅。

  

秘密主!此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證得無相叁昧,由住無相叁昧故,如來所說真語,親對其人常現在前:

  以真言、咒語修行的菩薩,須證到空性的無相叁昧本尊。因本心及本尊都住于實相的空性中,則得佛菩薩的親自教導。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六(大日經卷六)說無相叁昧品第二十九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

  藥師山紫雲居士批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