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諸德福田經》摘文說明

  《佛說諸德福田經》摘文說明

  藥師山紫雲居士

  

A:話說須陀耶比丘因供僧得福報得尊榮富貴,當福報盡時,由天界轉入他道的經曆過程,也因此福報可得學佛因緣,逮得應真。

  

于時波拘盧。禮已還坐。複有一比丘。名曰須陀耶。即從座起。整服作禮。長跪叉手。白世尊曰。我自惟念先世之時。生維耶離國。爲小家子。時世無佛。衆僧行教化。我時持酪。入市欲賣。值遇衆僧。大會講法。過而立聽。法言微妙。聞之歡悅。即舉瓶酪。布施衆僧。衆僧減願。益懷欣踴。緣此福報。壽終生天。下生世間。財富無限。九十一劫。豪尊榮貴。末後余愆。生于世間。母妊數月。得病命終。埋母冢中。月滿乃生。冢中七年。飲死母乳。用自濟活。微福值佛。開闡明法。超度死地。逮得應真。谛哉罪福。誠如佛教。爾時須陀耶。以偈頌曰

  

前爲小家子  賣酪以自存

  

欣踴施微薄  得離叁苦患

  

雖罪冢中生  飲乳活七年

  

因緣得解脫  歸命聖福田

  

問上述文中真實義爲何?願解其義(尤其有關冢中七年飲死母乳……),請參考下文。

  

(一)有一比丘名須陀耶,禮敬釋尊後,說出一段過去生因持酪供僧得福報的因緣。

  

1. 我自惟念先世之時,生維耶離國,爲小家子:過去生有一世生于維耶離國的一個清寒家庭(小家子)。

  

2. 時世無佛,衆僧行教化:當時那個時代沒有應身佛出生于世間(本師佛爲應身佛出身于世間),只有僧衆教化于人間。

  

3. 我時持酪,入市欲賣:須陀耶當時拿牛奶奶酪進入市場賣牛乳奶酪。

  

‧我:指須陀耶。

  

4. 值遇衆僧,大會講法,過而立聽,法言微妙,聞之歡悅:須陀耶正遇到僧衆們說法,經過此處而站立聽法,其僧衆所說法微妙精湛,聽完歡喜愉悅。

  

‧「值遇」僧衆:正遇到。

  

‧「過」而立聽:經過。

  

5. 即舉瓶酪:須陀耶即舉起瓶中的牛乳奶酪。

  

6. 布施衆僧:將此奶酪牛奶供養衆僧(此處由真心起供)。

  

7. 衆僧減願:衆僧滿衆生願望,接受此牛奶,並爲須陀耶增福報(接受衆生供養,僧衆不可欠債,並將福報轉給衆生)。

  

‧減:減修行人之功德,將此功德轉給衆生增加福報。此修行人不會因得供養而欠債。

  

‧願:滿衆生起心供養之願。

  

8. 益懷欣踴:內心歡喜踴躍,非常高興,法喜充滿之意。

  

9. 緣此福報,壽終生天:由于以此奶酪供僧,此生壽命終時,即入天道(天道福報大于人道)。

  

(二)

  

1. 下生世間,財富無限,九十一劫,豪尊榮貴:須陀耶又由天道落入人間(下生世間),在人間爲上等有地位尊榮顯赫之人,時間長達九十一劫,均在人間輪回。

  

2. 末後余愆,生于世間:最後剩一點福報,出生于世間(入胎即爲入世間)。

  

3. 母妊數月,得病命終:投出母胎數月時,因母得病,命終往生,胎中胎兒亦命終往生之意。

  

4. 埋母冢中,月滿乃生:此爲胎兒與母親下葬埋入墳墓中,胎兒與母親由中陰身( 月滿) 轉爲出生的陰界衆生(入觸餓鬼道)。

  

5. 冢中七年,飲死母乳,用自濟活:此陰界小兒有七年時間,以陰界母親哺乳照料,在陰界中成長生活。

  

6. 微福值佛,開闡明法,超度死地,逮得應真:只因當初供僧的福報,今在陰界得佛教導開示說明佛法。由陰界得佛超拔,再次出生爲人,最終修得真正佛法。

  

7. 谛哉罪福,誠如佛教:一個人生命輪回是由罪業福報自心所做,即如佛教如是說、如是教。

  

‧谛哉:真是如此。

  

‧罪福:一個人生命輪回是由罪業福報自心所做。

  

(叁)偈:須陀耶以偈稱頌

  

1. 前爲小家子,賣酪以自存:從前爲清寒家庭的孩子,以賣牛奶奶酪維生。

  

2. 欣踴施微薄,得離叁苦患:歡喜踴躍以此牛奶供僧,因此供僧福報得生天不入叁惡道。

  

3. 雖罪冢中生,飲乳活七年:雖然福報盡,最後那一生落入陰界出生。在陰界中生活七年,並在陰界中養育出生。

  

4. 因緣得解脫,歸命聖福田:由于供僧福報之因緣,得佛超拔再入人間出生修行。此命入人間,皈依佛法僧,修行得佛法,真得解脫之道。完全歸因于供僧之行爲而得福田之事實。

  

B:奈女比丘尼以花供佛得其福報不受胞胎,上爲天後或投生爲花神。

  

爾時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從座起。整服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念先世。生波羅奈國。爲貧女人。時世有佛。名曰迦葉。時與大衆。圍繞說法。我時在座。聞經歡喜。意欲布施。顧無所有。自惟貧賤。心用悲感。詣他園圃。乞求果蓏。當以施佛。時得一奈。大而香好。擎一盂水並奈一枚。奉迦葉佛及諸衆僧。佛知至意。咒願受之。分布水奈。一切周普。緣此福祚。壽盡生天。得爲天後。下生世間。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奈華中。端正鮮淨。常識宿命。今值世尊。開示道眼。爾時奈女。以偈頌曰

  

叁尊慈潤普  慧度無男女

  

水果施弘報  緣得離衆苦

  

在世生華中  上則爲天後

  

自歸聖衆佑  福田最深厚

  

(一)

  

1. 爾時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從座起,整服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念先世,生波羅奈國,爲貧女人:有一比丘尼名奈女,述說前世生于波羅奈國,當時爲一貧窮女。

  

2. 時世有佛,名曰迦葉,時與大衆,圍繞說法,我時在座,聞經歡喜,意欲布施,顧無所有,自惟貧賤,心用悲感,詣他園圃,乞求果蓏,當以施佛:

  

‧時世有佛,名曰迦葉,時與大衆,圍繞說法,我時在座,聞經歡喜:那世有迦葉佛,正與大衆圍繞說法,我(指奈女)當時也在場,聽經歡喜。

  

‧意欲布施:想要供佛、供僧。

  

‧顧無所有:沒有東西可以供佛、供僧。

  

‧自惟貧賤:認爲自己貧窮。

  

‧心用悲感:感慨、悲傷、難過。

  

‧詣他園圃:往有花園菜圃之處。

  

‧乞求果蓏:乞求水果瓜類。

  

‧當以施佛:以乞來的水果瓜類來供佛、供僧。

  

3. 時得一奈:當時得一花。

  

‧奈:花。

  

4. 大而香好:花大香而美麗、好看。

  

5. 擎一盂水並奈一枚:將花放在水盆中。

  

6. 奉迦葉佛及諸衆僧,佛知至意,咒願受之,分布水奈,一切周普,緣此福祚,壽盡生天,得爲天後:以盆花供奉迦葉佛及衆僧,佛覺知奈女心意,將福報轉給奈女,並將盆花中的水灑在周圍。當奈女此生命盡時,因盆花供佛,由此福報得生天爲天後。

  

‧天後:天後是有福報的天衆,如媽祖。

  

7. 下生世間,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奈華中,端正鮮淨,常識宿命:奈女由天界下凡世間,不輪回于人間有九十一劫時間,奈女神識依花而住(又名花神),花神所住花是端正鮮豔潔淨,宿世神識均住花中。

  

‧下生世間:當由天界下凡世間。

  

‧不由胞胎:不再投生人間,不以母胎方式出生,不輪回于人間。

  

8. 今值世尊,開示道眼:今遇本師佛,開示法教,增長智能。

  

‧道眼:修行方法、教法、智慧。

  

(二)偈:奈女以偈稱頌

  

1. 叁尊慈潤普,慧度無男女:佛以佛法僧慈悲潤澤衆生,以智慧度衆生,不分男女。

  

‧叁尊:指佛法僧。

  

‧普:衆生。

  

2. 水果施弘報,緣得離衆苦:以水果供佛得大福報,緣由此福報離衆生之苦。

  

3. 在世生華中,上則爲天後:下凡世間,神識投入依花而住成花神,投生于天上成天後衆。

  

4. 自歸聖衆佑,福田最深厚:皈依佛法僧,得佛庇佑,仍是以花供佛種福田之因緣,能得聖位天後及花神。

  

如《佛說諸德福田經》中,衆生以花供、牛奶奶酪、打井、供寶、建道場供僧供佛,如經中所說,其福德不可限量。

  

釋尊在此經中並告訴我們六道輪回中福報很重要,福報有如法財,可以在六道中轉化應用,福報盡時天人五衰,由天界往他道,終究無法了脫、究竟。

  

人界中,釋迦文佛爲了脫生死,出世于人間,並將修行法、十二印經、十二因緣等分了義及不了義經,在人間說明教導。我們由十善業、五戒……學習規矩;供燈、供養、布施……學習福報。由禅定、圓覺叁觀、智種……學習智能,由實修實證中了知其真實義,方知其中不可思議之奧妙處。

  

學習菩薩道時,因地慈悲心發起是福種得福報的基礎,願大家發慈悲菩提心行。願同修們:

  

1. 常做福報、多做福報,以舍非福觀念在人間做事。

  

2. 做福報時不可執著福報,「執著福報即沒有福報」。

  

3. 出發心以慈悲心爲主,不要有任何目的夾雜其他種心念,其福報不可限量。

  

4. 所作人間事,做完後心須放下,不要黏著。

  

5. 心常安住咒語或空性中。

  

《《佛說諸德福田經》摘文說明》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