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言忠信

  言忠信

  蔡禮旭老師

  人與人相處,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言語。因此,言語是否能忠、信,會影響一個人的存心。何謂忠?“忠”是會意字,上面一個“中”,下面一個“心”,代表心不能偏頗,不能自私自利。心一偏頗,就會損己又損人。反之,心不偏頗,則能大公無私,處處替人著想。

  “信”是會意字,代表人言,表示話一出口,就一定要遵守。《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爲先”,孔子也說“人無信不立”。一個人假如沒有信用,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孔子的教學有四個重點: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叁是政事,第四是文學。爲何言語僅次于德行?因爲人與人的互動與交往,言語使用的頻率最高,因此學習說話很重要。

  古人說話時,都是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信”,除了守信的意義,另外一層意思就是信義,包含道義、恩義、情義,用現代話講是義務,就是做人的本分與義務。雖然沒有付諸言語,卻時刻不敢忘。這樣去理解就可以把“信”的意思解得更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