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贊他人的智慧
蔡禮旭老師
任何一個言語行爲,縱使是出自善心,也要謹慎考慮它往後會不會産生不好的影響。我們稱贊別人也要看情況,你要確定他真正是個好人,才能稱贊他,你已經確定這個人言行一致了,才可以稱贊他。爲什麼?假如你還沒有認識清楚就稱贊他,其他的朋友因爲信任你所說的話,也以爲他是好人,結果被他騙了,怎麼辦?
我在推展中國文化的過程中,很多的團體找我去參加他們的活動,我從來都不去。爲什麼?因爲我們不確定他的目的是不是真正爲了弘揚中國文化。我發現很多的推展者,名義上說中國文化好,但是所說的沒有一句是中國文化,很多都是西方心理學,挂著羊頭賣狗肉。假如我沒有避嫌,跟他拍照,他很可能拿著照片到處宣傳:“你看,連蔡老師都跟我們很熟,他也很支持我們。”很多事確實要看深遠一點兒,否則有時雖然出于善意跟他拍照,但是流弊可就大了。這不是說我們不願意接受他,而是考慮到以後可能會對大衆造成不好的影響,那樣我們就對不起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