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方的“進步”?
如何看待西方的“進步”?兩個文化導向,應該怎樣處理?
◎我們要了解,不是人家欺負我們,孟子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是我們自己不好了,人家才來侵略你,才來毀壞你。你的家、國很團結,人家怎麼會有機可乘?
◎在唐朝的時候,鄰近的國家都來跟我們學習,你看日本那麼遠,都坐船過來,都是派整個團來學習。
◎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弱的原因在哪裏,外面是次要的關系,從自己本身檢討,那才能抓到根本。
問:現在國內學術研討中有兩個字講得特別多,就是“功利”。比如說自私自利也是西方文化的産物,但是卻說西方的學術比國內相對來說要好得多。我們爲什麼要到國外去學習東西呢?兩個文化導向,應該怎樣來處理呢?
答:謝謝這位同學。我們特別強調,遇事你要用智慧去判斷,新的東西不見得好。我們冷靜來看,近代這一兩百年,人類物質好像進步了,但精神墮落得很快,而且這個墮落的速度在有人類曆史以來可謂空前。
更何況,我們的物質進步了嗎?我們被騙啦。全世界最重要的物質是什麼?你們現在就站在它的上面啊。全世界最重要的物質是什麼?地球啊。地球經過幾十億年漫長的時間,才成就了這個生存環境,卻因爲功利主義的思想,在短短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就幾乎要毀于一旦,這叫進步嗎?
自私自利、競爭、鬥爭、戰爭走下去是一條死路。西方人早就知道這是條死路,不敢講啊,怕什麼?怕丟臉。他們默默地派一大堆人到東方來找方法。結果很奇怪,西方已經走投無路了,我們中國人居然去找他們那條通往懸崖的路,還走得很起勁,不知思考啊。
中國在這二叁十年來的社會風氣變化很快,我們覺得物質進步了,但是爲什麼吃出一身的毛病?功利主義啊。功利主義能讓農夫種的菜自己不吃,給生得起病的人吃。都市的人比較生得起病,因爲都市人有錢,農夫生不起,他們看不起病。這種情況你不能只怪他啊,因爲我們沒有判斷能力。我們去買菜的時候都選個兒大,一個蟲洞都沒有的,然後吃下去一點兒味道都沒有,只是好看。
所以現在人追求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東西,打腫臉充胖子。有些看似風光的企業家,但是這樣的企業家家庭美滿的有幾個?我們有一個朋友,他曾經到幾個最高級的住宅區當保安,他告訴我們,有些夫妻每天都在比賽,比什麼?比誰最晚回家。兩個人開著豪華的跑車出去,形同陌路,請個保姆來照顧孩子,孩子叁歲、五歲能對保姆拳打腳踢,這樣叫成功嗎?
所以功利對各行業、對家庭的傷害,當我們醒過來的時候,很可能都彌補不了了。所以還是不要走“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路,不要用功利之心,用什麼?用仁慈之心才能再創更美好的生活。
在清朝,林則徐先生銷毀毒品時用的是環保的方法,他沒有造成環境汙染,大家可以去查資料。他這個做法源自哪裏?源自中國人對天、地、大自然的敬重。中國人早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石油,但是中國人清楚,地球是個有機體,它是活的,不是死的,你把它挖空了,很多天災人禍就會隨之而來。現在把石油挖空了,然後把一大堆垃圾塞在裏面,那整個地球的狀態、風水完全都變了,所以天災人禍那麼多。
問:我自從聽了您的講座以後,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秦孝公的時候,商鞅說治國之道有兩種:一種是王道,一種是霸道。王道就是以道德來治國,霸道是以法製來治國。現在這個社會追求法律的不斷完善,要是社會出現了什麼問題,總是說要促進哪種法律條款的出臺。我覺得這是一個矛盾。
答:諸位同學,學習要學好的,不能學不好的,學不好的越學越糟糕。現在犯罪率最高的地方,也可能是法律最健全的地方。爲什麼?你要罰他,他就偏偏躲給你看,這樣反而激勵他把聰明用到如何不被看到犯錯,而不是不犯錯。所以這個只能治症狀,絕對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所以我們的領導人有這個見地,強調的是“以德治國”。這個才是真正能長治久安的方法。夫子在《爲政第二》當中提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這個“免”是什麼意思?這個“免”不是不做,是做了以後不要被看到。西方關于婚姻的法律完不完善哪?但是背著另外一半幹壞事的人,比例高不高?結婚以前財産公證,那還結什麼婚?那個動作做了,就代表還沒結婚就想到要離婚。“道之以政”,這個“政”是壓他,沒有用的。
很多人說要有威勢、威嚴,威嚴有叁,第一種是“道德之威”,我們看到胡主席、溫總理,我們很尊重。上一次印尼海嘯當中,我們的溫總理在去參加國際會議的時候,他的飛機上放了所有的救援物資。其他的國家看了都傻眼了,他們是來開會的,而總理是馬上就幹!這讓所有其他國家看到了中國人那種仁慈之心,這是總理承傳了我們中國的文化。
全世界第一個發現世界的是誰?是鄭和,不是哥倫布。據說鄭和早哥倫布一百多年發現了美洲,世界都繞過了,南北極都有到。哥倫布的船很小,鄭和的船是太和殿的兩倍長,這個都有記載的。鄭和走過了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沒有對人家發動侵略,但西方才興盛了兩叁百年,把整個世界搞成什麼樣子了?所以要救這個世界,中國人聖賢的思想一定要出來,不然沒救了。世界沒得救了,我們也活不了,“覆巢之下無完卵”。所以國與國的對立時,我們一定要幫忙化掉矛盾,不然一方說“氣死我了”,核彈就引爆了。你說“打到其他國家不幹我事”,那是不可能的。核彈一爆炸,整個地球都會晃動。所以大家休戚與共啊,仁愛的智慧不能只由中國人學了,要傳遞出去,這是“道德之威”。
還有,“道德之威者”會造成什麼呢?“成乎安強”,父母有德行,孩子在這個家庭的成長非常安心、非常感佩父母。所以人都安心,家庭會越來越強,國家亦如是。
第二種是“暴察之威”,是用暴力。這個“察”是每天拿著放大鏡看人家做得不對的事,這樣會讓人很不舒服。結果感來的是什麼?家庭、團體越來越衰微。
第叁種是“狂妄之威”。孩子跟父親一般高了,拳頭還比父親大一點兒,他會說:“爸爸,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你不要逼我。”父親責令“你給我去讀書”,自己卻跷著腿在那裏喝酒,誰服得了啊?“狂妄之威”感來的是什麼?是滅亡。夏桀那麼暴虐,臣子都規勸他:“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夏桀說:“太陽會滅亡嗎?”他這種傲慢的、狂妄的態度傳到民間去,民間回應他說“予及汝偕亡”,白話叫“我跟你拼了”。所以亡國之君統統是狂妄的,他感來的就是亡國。
現在的企業,花了大量的精力考核員工認不認真工作,然後還派一大堆人員在那裏盯來盯去。這樣下去不得了,會累死人。我們大方廣文化公益網成立至今,從來沒有打過卡,也沒有任何要求,都是自動自發,因爲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理想啊。我們要對得起家庭,對得起社會、國家,還要對得起我們的祖宗,這是我們在這個時代本來就應該盡的本分。大家有這一份共識了,互相扶持、互相幫忙,工作起來很高興。很多同事都以公司爲家,我們彼此都惺惺相惜,沒有任何的考察。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用德行就能感化另外一半,感化一個團體裏面的人員。我們有一個朋友他是當老板的,一開始沒學《弟子規》,沒學聖賢教誨,他每天在那裏想:我是老板,他們要尊敬我,要給我行禮。結果常常員工都很被動,他自己也氣得半死。後來他學了《弟子規》,他轉了一個念:當領導人要以身作則。所以他不再要求別人,主動地跟他的員工鞠躬,問候他們的家庭狀況。現在所有的員工對他都非常有禮,也很支持他。他說:“以前拼命求他們尊重都求不到,現在不去求,只是想著我要先做好榜樣,他們的回饋反而非常快速。”
所以要用德、要用禮,才能夠真正讓家庭、團體有羞恥心,而且有好的人格、好的處世待人的態度。但是法律還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最起碼症狀不能讓它惡化。先伏住,然後趕快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我們之前也提到,我們這個民族幾次的盛世,都沒有花很長時間。
問:我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學是以人的欲望爲本,來研究怎樣提高效率。西方經濟學講要激發人的欲望,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人應該滿足。但是現在國家在發展,必須要發展經濟,要向西方去學習,這種沖突應該怎樣去看待?
答:我們要去學西方,西方經濟很好。但告訴大家一個事實,經濟很好的地方,已經透支了後代子孫不知道幾代的錢。這樣的情況在中國人的世界不可能出現的。那他們爲什麼幹得出這些事情?“只要我享受就好了,我還管那麼多幹什麼?”中國的爲人父母者、爲人長者,心裏想:我要怎麼利益我的後代子孫?
所以諸位不要只看到表象的東西,資本主義越發達的地方,表面功夫做得越多。資本主義企業平均壽命四五十年,很多企業差不多二十年就開始敗了。這也告訴我們富不過幾代呀?(答:叁代。)
什麼叁代?諸位同學,你要不學連一代都過不了?這些都是前五百強呢,其他的就像辦家宴一樣。
現在用中國聖賢智慧來經營企業的太少了。大家注意去看,現在蓬勃發展的企業大都在學中國聖賢的智慧。中國現在的中小型企業平均壽命2.9年,胡鬧嘛!那不是自己受害,你垮下來誰沒飯吃了?不只自己垮下來,連父母、親戚的錢統統被你敗掉。所以“義在利先”,道義一定在利的前面。
在中國連續七年被評爲“最有潛力的企業”只有兩家,其中一家是同仁堂,同仁堂難道是西方經營嗎?它的創始人想的是什麼?連名字都在告訴後人:同修仁德,濟世救人,所有病人都要一視同仁,有這樣的態度你才能夠行醫呀!“非典”的時候,我們國家規定一帖藥只能賣七塊,但是本錢是九塊。很多企業說賣出去一帖就虧兩塊,不做。但是同仁堂不只做,還把一些生産藥酒的廠先停下來協助生産。…
《如何看待西方的“進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