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佛要有感受

  學佛要有感受

  2009、09、13

  ——傳喜法師開示

  

  要回向他開智慧眼,肉眼上的這個障礙啊,是過去誹謗正法邪見的果報,能夠以這個功德把它消除,肉眼的障礙能夠消除。

  包括在座的都能夠,別人說六神無主,我們要六神有主,佛性要歸位。來到這個道場的話,冤親債主要了結,能夠趁這樣子的清涼地,忏悔業障,爭取解脫,不可以到這個道場還冤冤相報!

  希望進入道場內的人要清淨,能夠得智慧,業障盡除。大家來到這個道場,還是要很精進地忏悔業障,以清淨的道場爲對鏡,忏悔自己的業障。

  回向我們業障能夠消除,增福增壽,六神有主,清醒、理智、智慧的。以後面對世間事的時候,面對社會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抉擇對錯的智慧,能夠輕松地應對這個社會。

  “唵嘛呢叭咪吽”大家都會念,每個人都能念,但是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念不一樣的。如果大家都是凡夫,那大家都差不多。如果一個聖者在念,跟我們凡夫念,有沒有差距呀?那就很大很大。

  “唵嘛呢叭咪吽舍”是修法的一個精髓,這個修法裏面具足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如果一個修了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都有證相的人來念“唵嘛呢叭咪吽”,那還了得!

  所以竹旺仁波切他一念“唵嘛呢叭咪吽”的時候,大家都會哭,那麼大的加持力。他一生當中閉關,閉到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修這個“唵嘛呢叭咪吽”,老年弘揚佛法的時候就一直推廣這個。

  我跟他也是有緣呢,馬來西亞我們一起主法,我跟海濤法師我們主法做火供,他以藏傳佛教的方法做火供,我們一起主法。

  第二次,他在新加坡做“唵嘛呢叭咪吽”的念誦,在一個星期裏完成十個億,那天圓滿的時候我們見的面。

  更巧的是上次去印度朝聖,在尼泊爾的時候有到他的寺廟,那次去的原因是他圓寂。圓寂之時也就是在新加坡開十億遍“唵嘛呢叭咪吽”法會圓滿的時候,圓滿的那天自己圓寂了,這位聖者。然後弟子們把他的法體乘飛機運回來,運回尼泊爾。

  一個星期之後,那天正好第一次要開放給大家禮拜,正好我和海濤法師去。我們以前都一起主過法,見過面嘛,所以拜見的時候很多弟子。特別在家居士在外面搭個帳篷,圍在那邊,一人一個大轉經筒,矗在地上,一直念“唵嘛呢叭咪吽”,心無雜念。因爲師父圓寂了嘛,圍了一圈,全部在那裏念。

  我也隨手拿了個轉經筒坐下來念,他們高興壞了,看到這個師父也坐到隊伍裏念,非常高興,我非常高興地加入進去了,他們都爲師父這樣子心無雜念地精進地在念“唵嘛呢叭咪吽”。他老人家念“唵嘛呢叭咪吽”的功德是非常大的。

  “唵”是一切音聲的總持,一切佛的母親。“嘛呢”就是如意寶一樣,什麼是如意寶?覺悟到的空性。“叭咪”,正確發音是bamei,蓮花一樣清淨無染廣大。“吽”,無邊無際,囊一切衆生于其中,一個清淨覺悟的心。用一個清淨覺悟的如蓮花一般來囊收這個世界,一個大悲的心,愛衆生的心,愛世界的心來念“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大的!

  所以它其實是有灌頂,有傳承,有觀壇城,有觀生起圓滿次第。就像我們現在那個金剛薩埵修法一樣,有含義的,發不同的光,上供諸佛,下施衆生。

  “唵嘛呢叭咪吽”,如果你這樣子去念,那個加持力非常非常大!但是不要緊,一萬個人裏面只要有一個人懂,這一個懂的人,就把這一萬個人念的發揮作用,發揮很大。就怕一萬個人念,裏面一個懂的都沒有,這個佛法就滅掉了。

  所以“唵嘛呢叭咪吽”好好念,但是要念到好,不容易。我一直在念這個,我師父也一直傳這個,寫這個給大家做護身符。

  我到處走,參學這些大德們,感悟著,我也充實著“唵嘛呢叭咪吽”的含義。有時候我會有感覺,有時候也會比較空泛,有時候是實實在在的,不容易的。

  念《蓮花生大士心咒》也是,“嗡啊吽 班雜咕噜貝瑪悉地吽”。你如果跟蓮花生大士找到父親一樣的感覺,那你念他的咒,會感覺到很溫暖,很有力量啊!就怕“嗡啊吽 班雜咕噜貝瑪悉地吽”,怎麼寫的,怎麼念的,抱著紙在那裏看、念,沒有感覺的,就紙上的。

  感覺哪裏來的?也是慢慢修來的。慢慢修,修供養、修祈禱,多看這個世界的苦,就知道大士有多大的悲憫心,然後慢慢修。

  上次在臺灣,陳宇廷的夫人央金卓瑪,她唱《蓮花生大士祈禱》,是在她自己的狀態當中做的這個祈禱偈。我一聽到這個,淚水嘩嘩地流啊,止不住地流。海濤法師坐在我邊上,他是主持人,他坐不住了,跑後臺去了。

  像這次在不丹也是,我們乘著越野車上去的時候,海濤法師就說我們要造全世界最大的蓮花生大士像,今天蓮花生大士肯定要顯瑞相吧,加被我們,要顯一點瑞相吧。

  我們籌款,發心完了之後,登上那個蓮座時,天空上這麼大,圓圓的一個彩虹,湛藍的天空竟然有一圈彩虹正照在頭頂上。

  我一看到就忍不住淚水嘩嘩地流,趕快避開他們,這不是他們避開我,是我避開他們,跑到邊上,抽泣地止不住啊!知道,好像蓮花生大士在啊!

  我們這些凡夫做了一點點,爸爸這麼慈悲的看著我們。只是我們修行當中一個緣起而已啊,蓮花生大士也不需要我們爲他造什麼最大的最小的像,都是我們分別心裏的最大的像、最小的像。哦,很真心,你真的很真心,你就會感受到。

  後來那些演員在演,跳金剛舞、降魔舞,然後小朋友在演。我眼睛雖然看著,但是我內心就一直感受到蓮花生大士在,一邊看一邊落淚,一邊看一邊落淚。

  後來那位老喇嘛看到了,組織我們去的皇帝的堪布。整個我們行程結束了,他就私下裏跟別人說:這個師父是個好師父,我的淚水把他打動了。我不好意思,有時候沒有辦法忍得住,看到彩虹我跑到沒人的地方,捂著嘴拼命地想忍住。

  就像多少年前的時候,那個時候聽到寺院做功課的聲音,也是忍不住哭。佛菩薩有時候你感受得到,那種感覺親密無間,一點間隙都沒有。

  念起來的時候,這個爸爸媽媽不是遠在天邊,就好像在你對面一樣。“嗡啊哞 班雜咕噜貝瑪悉地 哞”,就好像媽媽被你喊得看你了,慈眉看過來了。所以學佛要有那個感受。

  哪一天你真的生重病,你一個人躺在床上生重病,我重病還沒有生過。我喝茶喝醉過,有一次那種感受。那次閉關的時候,自己在關房裏喝茶喝醉了。

  當時買了好幾樣新茶,我就很激動,每一種新茶泡一杯嘗嘗味道,就忘掉了自己以前喝醉過一次,因爲好幾年了,忘掉了。這樣茶喝一杯,那樣茶喝一杯,感覺新茶不錯。我把老茶的那個茶容器騰出來裝新茶,老茶又舍不得倒掉,所以又泡很多,泡的很濃。然後老茶新茶,半天下來喝了好幾杯茶,老的新的,各種各樣的。

  晚上睡不著了,好像整個血液,整個身體被茶分解掉一樣,人好像風化掉了一樣,睡也睡不著。然後爬起來再燒開水,拼命喝,灌水,身體裏灌的都是水。也不行,還是不行,還是要被分解掉一樣的感覺。那種痛苦是回避不掉的,鑽到被窩裏面也回避不掉的,就是無內無外的,整個身體要被瓦解掉的那種感覺。

  但是這種痛苦的時候,就會感覺佛菩薩在,佛菩薩就像爸爸媽**懷抱一樣,一個痛苦的孩子,你就感受到有一種安慰,會讓你的心安靜下來,讓你覺得很溫暖,讓你無法抗拒的那種痛苦,能夠很安心的舒展在好像佛菩薩的懷抱裏的那種感覺。

  死的時候我想遠遠比這個要痛苦,但是你真的對佛菩薩充滿了信心,你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的毫不自私的,一切都爲了感恩佛菩薩,爲了供養佛菩薩,一切的一切…這樣做的時候,到時候你有苦的時候,你會覺得佛菩薩來了,佛菩薩在抱著你,你融化在佛光中,那種苦減輕了,沒有了。你發現因爲苦的驅趕才投進了佛菩薩的懷抱,你獲得了更大的一種安慰快樂,生命的一種甯靜。

  我常常模擬著死亡,我常常想,我病的時候,以後死的時候,怎麼樣去面對它?有什麼資糧准備好了來超越這個痛苦?死亡的這種巨大的痛苦,趨入更清淨光明的那種涅槃的狀態。

  這平時要准備的,平時要去准備的。平時不准備,沒有那個資糧,到時候沒有東西會替代你的痛苦的。你說佛菩薩救你,你沒跟佛菩薩結過緣,感受不到的。

  比如說外面來一個人,是個遊客,或者是個過客,哪怕再美的笑容,再慈悲的這種情感,你給他,他不會感覺的。但是有過往來了,比如像那批工人,我看他們打心裏高興,想著他們我也高興。他們看到我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很虔誠地合掌,每個細胞都在笑,很甜的,這就很正常,彼此都很自然的在交流。

  有的爲師父做了很多年事情,其實我也可以不做,必須做的我也會做,我也會吃苦的,吃苦起來很會吃苦的。但是我想既然這是個道場,大家都給一點機會嘛,有一點機會來奉獻自己,有個機會給師父做一點事情。他會覺得我爲師父做事情,師父對他笑,他就覺得是一種安慰,他覺得這是他應有的一種收獲,他會心安理得的,很自然的。我的一個笑容就融化到他清淨的水裏面,就會這樣。

  所以修行,我們慧日寺這種方法是非常好的,從佛陀古代保存下來就有這種,但是很難保持這種模式。我們這邊法無定法,我也都關注著每一個來的人,敞開著胸懷,收納著每一個來的人,這樣的。暫時這個道場,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的護佑,違緣還不算大,現在還能過得去。在末法時代能夠這樣,大家應該要很珍惜很珍惜。

  人要提高覺悟,根據善根讓善根發展,自覺地發揮善根。你真的被加被了,天天會覺得佛在。被業障纏身了,天天就覺得魔鬼在魔你。所以怎麼樣回避掉魔?怎麼樣親近到佛?這還是很重要的。

  大家主要學佛的綱領就是依《普賢上師言教》,我們有書,大家可以好好地按那個學起來。

  明天後天就要念《地藏經》了,本來經典都是非常甚深的,過去講經的人概括說體,經裏面有個體,這個體有相,這個體有用,功用。體、相、用。

  《普賢上師言教》就按照這個次第,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否則光是一個“體、相、用”,自己有時候無從下手。所以《普賢上師言教》算是很特殊的一種,好像佛學院的這些課程一樣,可以系統地去學佛。

  同時呢又讀經典,哪一天忽然你明白了,哦,地藏菩薩,地藏是指什麼,那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真實明白了。

《學佛要有感受》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續佛明燈獻身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