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造像功德利益

  造像功德利益

  世間法都是無常的,佛的法身雖然不生不滅,但應迹在世間的色身卻是遵從世間的生滅規律而歸于涅槃,所以造像來住持佛法就有著特殊的意義。盡管佛像只是銅木泥瓦紙絹等,但其能表現出佛、菩薩、羅漢等聖人的尊容,讓執相衆生得以瞻禮,受其感化。如憍梵波提過去生曾是牛身,在一佛堂旁邊吃草,見佛尊容,生大歡喜心,因此後得爲人身,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修習佛法,證得了阿羅漢果。因此,在佛入滅後,以造佛像來住持佛法,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首先,能消宿業。當年佛在世時,上升到忉利天宮爲母說法,大衆遍尋不見,優填王渴仰之極,便造出了第一尊佛像。佛回到人間後,便升座說法,開示了因造佛像雖有種種惡業而不受惡報的功德利益。第一,造像功德能滅五逆罪。雖犯有五逆極重之罪,應墮無間地獄,但因造像功德而得速離,或生人間,或生天上,或證聖果。第二,能滅破佛法身罪。破佛法身罪即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不通忏悔,永處地獄,受苦無期。如是之人,若能信心造佛形象,先前所造惡業,現生重罪輕受,後不墮地獄。第叁,能滅盜叁寶罪。盜叁寶物,在盜罪中最重,罪在阿鼻地獄。若能發心造佛像,即得滅昔日之罪。第四,能滅波羅夷罪。波羅夷在戒律中爲最重之罪,犯此者即失比丘位,墮阿鼻地獄。若能發心造佛像,一切業障皆得消除,乃至當證無上菩提。

  其次,增長福德。佛在《大乘造像功德經》中言:“若有人以衆雜彩而爲缋飾,複熔鑄金、銀、銅、鐵、鋁、錫等物,或有雕刻旃檀像等,或複以珍珠螺貝錦繡織成。若泥若丹土白灰,如是等物,隨其力分而作佛像,乃至極小如一指大,能令見者知是尊容”,“如是之人于生死中雖複流轉,終不在貧窮之家,亦不生在邊小國土下劣種姓之家。是人常生轉輪聖王家,有大種姓之家,所生之處常遇諸佛事供養。或得爲王,或作帝釋、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樂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樂靡不皆受,如是福報相續不絕”。《佛說造立形像經》中形容造佛像的功德言:“如是四天下江河海水尚可升量,作佛像其福甚多,多四天下江河海水出過十倍。”

  再次,證得無上菩提。造佛像,這是在種出世的無上勝因,必然證得無上菩提,永得解脫。佛在《法華經》中言:“或有起石廟,旃檀及沈水,木櫁並余材,磚瓦泥土等,若于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爲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爲佛故,建立諸形象,刻雕成衆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寶成,鍮鉐赤白銅,白鑞及鉛錫,鐵木及與泥,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在《大乘造像功德經》中,當時與會大衆,前生所有造佛像者都得以解脫。經中雲:“若複有人能于我法未滅,盡未來,造像者,于彌勒初會皆得解脫。”

  造佛像于諸有爲善法中最勝,這是因爲其起到了住持佛法的作用。《西域記》卷五記:如來自天宮還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謂曰:“教化勞耶,開導末世,實此爲冀。”故此,所獲功德無量無邊,現生得以滅無量極重之罪,死後決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叁途中,來生必證無上菩提,永得解脫。如是乃至若能出一錢一力,添一泥一木,皆獲無量福德,種下無上菩提之因。所以叁寶乃世人求福的最勝因緣。之所以稱叁寶爲福田,是指種一收萬,乃至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功德利益。人們種田總是希望能有所收獲,當然土地越肥沃,收獲就越大。人常言:“用福報之水,養智慧之魚。”只有福德具足,我們的智慧才能現前,才能證得無上菩提,得到解脫與自在。《法華經》言:“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建寺安僧,住持叁寶,不正是一個無上福田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