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忍辱的重要性(慈成加參仁波切)

  修忍辱的重要性

  2013年4月30日晨修開示

  慈成加參仁波切

  今天講一下修忍辱的重要性。

  六度波羅蜜中,忍辱是其中一度。能坦然地面對各種各樣的不如意和痛苦都是忍辱。忍辱是很重要的一個實修法,在修行過程中,"忍"是最難修的,修持忍辱的功德也是最大的。在現在這麼複雜的世界裏,我們要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修忍辱尤其重要。修忍辱不是文字上的東西,而是在生活中的體驗。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有修忍辱的機會,但是我們都錯過了,因爲不知道這個修法有多麼重要。

  佛經中記載:曾經佛陀在優陀南國首都一帶化緣時,遭到一夥被人花錢雇來的流氓的大罵。他們罵佛陀是強盜、蠢驢、白癡、駱駝、笨蛋、地獄種子、畜牲、永世得不到解脫等等。佛陀走到哪裏,他們就罵到哪裏。佛陀的侍者阿難勸佛陀離開那個城市,佛陀說,如果有人罵我們,我們就離開,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我們可以居住的地方了。佛陀對于那些對自己惡毒辱罵者,施予無限的慈愛之心。有一天,佛陀乞食,那些流氓爬上佛陀路過的兩邊樹上,瘋狂地惡罵,還踩落樹上的露水,把佛陀一身淋得濕透,缽中的飯菜也滲滿了露水。佛陀依然面帶微笑,踏著安詳而穩重的步伐前進,任憑他們瘋狂地大罵。這時,一棵樹的樹枝斷了,一個流氓把腿摔傷了。佛陀過去,把他扶起來,送到醫生那裏,請求醫生爲這個流氓醫治。醫生不願意,認爲這個流氓對佛陀的辱罵實在太過分。佛陀對醫生說:“他們用惡毒的語言辱罵我,我無嗔無恨;你這麼贊美我,我也不會感到高興。我所做的一切,不是爲了贏得別人對我的同情和贊美。一切衆生都是我的好兄弟,都是我的親人,幫助和關懷自己的親人是我的責任,是應該的。”

  我們天天說“向佛陀學習”,回頭看看,從我們學佛的那天起,有沒有象佛陀這樣修過忍辱呢?如果有,修過幾次呢?如果沒有,那麼在未來,我們是不是要好好的修持忍辱呢?當遇到不如意、不順心的時候,平時挂在我們嘴邊的菩提心、平等心都消失了,在還沒有了解事情真相時,我們就把一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了。象這樣修行,我們平時的燒香、拜佛、念經還有意義嗎?我們修法的結果能實現嗎?如果我們不懂得修忍辱,那麼,學佛與不學佛又有什麼差別呢?

  怎麼來修持忍辱呢?

  修持忍辱需要慈悲、智慧和禅定的功夫。

  比如,當有人無緣無故看不慣我們,對我們心生怨恨時,我們要考慮他人的難受與痛苦,這樣我們就能夠承受他人的不解、誤解、發脾氣和辱罵,這是在幫助他人化解負面情緒,等于是在救度他,這是一份功德。我們用慈悲心對待他人,把他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他的心自然會慢慢恢複到原來的狀態。但他的恢複過程需要時間,因此我們在修忍辱時,要有足夠的耐心。

  我們還要用智慧來觀察嗔恚的過失。嗔恚是地獄之因,同時,嗔恚會破壞我們自心的平靜與快樂,破壞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如果我們不修忍辱,我們就會同樣地對他人也産生嗔恚心,這個嗔恚心會給他人帶來許多的痛苦和恐懼,同時我們也和他人結下了惡緣。如果我們之間一次次地重複這種怨恨,我們相互間怨恨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將來這個嗔恨的惡果成熟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自己修行中的違緣和障礙就會越來越多。我們還要思維修持忍辱的功德。修忍辱有很多功德利益,比如:修忍辱是自利利人,有利于戒律清淨、開發智慧、斷除煩惱、積累資糧、消除業障、相好莊嚴、廣結善緣。

  如果能在禅定中修持忍辱,當他人辱罵我們的聲音傳入我們的耳朵時,不去分辨他說得好聽與難聽、對與錯,而是讓心安住在聲空不二的狀態中。這種禅定的境界,本身並沒有怨恨的存在。他人的辱罵,就好象夏天吹來的涼風,耳邊飄過的輕音樂一般,各種不如意、不順心和不吉祥的情緒,就好象雪中送炭,火上澆油一般,反而可以增強我們的定力。真正有解脫見解的修行人,才曉得禅定中的"忍辱"沒有“忍”的意識。如果還有"忍"的念頭和感受在那裏,就不是出世間的禅定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