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教言彙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無上菩提果。

  信財戒財舍施財,聞財慚財有愧財,

  智慧財爲七聖財。如是此等殊勝財,

  是乃無盡聖者財,不得說與非人衆。

  衆人之中觀言語,獨處之時觀自心。

  此乃印度堪布吉祥燃燈智藏師撰著之菩薩寶鬘論竟。

  譯于丁醜年新春之際。

  

  叁主要道論

  宗喀巴大師著

  頂禮諸至尊上師:

  我隨己力而宣說,欲解脫者之津梁,

  諸佛經典精華義,一切菩薩所贊道。

  不貪叁有之安樂,爲使暇滿身具義,

  勤依佛悅之正道,具緣者當喜谛聽!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衆,故當首先尋出離。

  人生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回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修後于諸輪回福,刹那不生羨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倘若于此出離心,未以菩提心攝持,

  不成菩提樂因故,智者當發菩提心。

  思爲猛烈四瀑沖,難擋業索緊束縛,

  困于我執鐵網內,無明黑暗所籠罩,

  輾轉投生叁有中,不斷感受叁大苦,

  成此慘狀諸慈母,是故當發殊勝心。

  不具證悟實相慧,縱修出離菩提心,

  亦不能斷叁有根,故當勤證緣起法。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何時分別各執著,無欺緣起之顯現,

  遠離所許之空性,爾時未證佛密意。

  一旦無有輪翻時,現見無欺之緣起,

  斷除一切執著相,爾時見解即圓滿。

  了知以現除有邊,以空遣除無有邊,

  緣起性空顯現理,不爲邊執見所奪。

  如是叁主要道論,自己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而精進,速修永久之佛果。

  此乃多聞比丘羅桑劄巴(宗喀巴)對侄兒阿旺劄巴之教言。

  譯于二○○年十月

  

  

  修 心 八 頌

  朗日塘巴著

  願我以勝如意寶,饒益他衆之意樂,

  時時刻刻倍珍愛,輪回一切諸有情。

  願我交往何人時,視己較衆皆卑下,

  誠心誠意又真摯,尊重他人獻愛心。

  願我恒常觀自心,煩惱妄念初生時,

  毀壞自己他衆故,立即強行而斷除。

  願我目睹惡劣衆,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願我于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願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爲善知識。

  願我直接與間接,利樂敬獻諸慈母,

  老母有情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願我所行此一切,不爲八法念垢染,

  了知諸法皆如幻,解脫貪執之束縛。

  此修心八頌乃無量光佛之化身朗日塘巴尊者撰著。薩瓦芒嘎朗。

  譯于二○○一年六月一日

  

  叁十忠告論

  全知無垢光尊者 造

  法界遍空智願大雲中,善降大悲之光甘露雨,

  成熟所化田中叁身芽,敬禮勝寶怙主上師足。

  雖以願力傳承師攝收,自不精進無義耗此生,

  思維聖行自懊他亦然,爲生出離說此卅忠告。

  奇哉雖以方便攝眷屬,具足順緣主持寺廟等,

  然成诤源自心貪執因,獨居靜處即是吾忠告。

  雖以經忏祈福降魔等,令自功德傳揚人群中,

  然貪食財自心被魔使,調伏自心即是吾忠告。

  雖從貧衆收取高賦稅,塑造佛像發放布施等,

  然依善法成他積罪因,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

  爲求地位傳法與他衆,善巧方便護持賢劣眷,

  心生實執我慢之因故,息滅妄念即是吾忠告。

  雖以經商放利欺詐等,邪命所積百財作供養,

  圖名行善世間八法因,斷除耽著即是吾忠告。

  雖思公平作證斷訟等,調解爭端乃是利他衆,

  然成依彼生起欲望因,無有希憂即是吾忠告。

  雖具領土受用眷屬福,悅耳之語遍于瞻部洲,

  然自臨終之際毫無益,精進修持即是吾忠告。

  司庫侍者以及家長等,雖是寺院家中骨幹者,

  二取分別生起挂慮因,遠離散亂即是吾忠告。

  雖攜佛像經論爐竈等,所需之物前往寂靜山,

  暫具用品爭論痛苦因,無所需求即是吾忠告。

  于此濁時野蠻眷衆前,當面呵責縱然是善意,

  依彼生起煩惱之因故,言談平和即是吾忠告。

  毫無私欲誠心利他語,以憫揭露他人之過失,

  雖思正意彼心結石因,言語悅耳即是吾忠告。

  護持自宗破除他宗者,雖思辯論清除教法塵,

  然依彼生煩惱之因故,沈默禁語即是吾忠告。

  偏私護持師傳宗派等,彼等縱然認爲是承侍,

  贊自謗他貪嗔之因故,放棄一切即是吾忠告。

  廣聞觀察諸法之類別,雖思了知他過即智慧,依彼自己造惡之因故,觀修淨現即是吾忠告。

  惡說皆空誹謗諸因果,雖思無作乃爲究竟法,

  若舍二資斷絕修行緣,福慧雙運即是吾忠告。

  爲叁灌義修降明點等,雖思他身乃爲道助緣,

  有漏道欺衆多大修者,修解脫道即是吾忠告。

  雖無緣份衆前施灌頂,加持品等散發于衆人,

  诋毀之根失毀密戒因,敦肅直行即是吾忠告。

  衆人之中露體奔跑等,狂妄諸行雖思爲禁行,

  世間俗人不起信心因,當依謹慎即是吾忠告。

  此處爲自欲得殊勝位,雖求淨行博學及賢善,

  是從高頂墮于低處因,行無松緊即是吾忠告。

  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雖住何處不應交親友,

  于誰相觸不怨亦不親,穩重自主即是吾忠告。

  雖受具信男女供衣食,恭敬侍奉自亦詐現行,

  爲護他心自受束縛因,當行平等即是吾忠告。

  工巧曆算藥等無量書,雖是方便緣起佛果因,

  然此種種散亂靜慮因,放棄所知即是吾忠告。

  住家之時致力嚴飾屋,寂靜山間尋求圓滿福,

  瑣事令自人生虛耗因,斷盡諸事即是吾忠告。

  雖以精進博學淨行等,某種功德縱然已超越,

  貪執何法束縛自心故,不墮邊執即是吾忠告。

  種種伏勝令受雷雹等,雖思能調難度之事業,

  焚燒他續自入惡趣因,當居卑處即是吾忠告。

  典籍教言以及記錄等,雖聚種種所需深義書,

  若無修持臨死書無利,當觀心性即是吾忠告。

  一緣修時討論與覺受,著作論典唱誦道歌等,

  雖是力顯而增分別因,當護離心即是吾忠告。

  心生分別之時直視要,已得定解之時安住要,

  修行安住無修是爲要,修習無散即是吾忠告。

  空性之中行持諸因果,證悟無作護持叁律儀,

  無緣大悲精進爲利衆,二資雙運即是吾忠告。

  依止勝師亦聞深教授,有閱甚深經續觀內心,

  嗚呼雖知無修自欺自,爲我如我者說卅忠告。

  由厭離心造此之功德,願諸有情解脫得大樂,

  叁世諸佛菩薩聖者後,吾等隨行願成彼長子。

  此叁十忠告論,慈誠羅珠由厭離心趨使而造,

  一九九五年中秋佳節譯。

  

  自 我 教 言

  華智仁波切 造

  切莫遺忘有叁種:莫忘恩重善知識,

  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與正知。

  恒需憶念有叁種:恒念傳戒之上師,

  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儀與誓言。

  恒時應具有叁種:身體恒時應有心,

  床榻恒時應有身,心中恒時應放松。

  急須忘掉有叁種:急須忘掉生貪友,

  急須忘掉生嗔敵,急須忘掉癡睡眠。

  恒需謹慎有叁種:衆中出言當謹慎,

  獨處行爲當謹慎,平常觀心當謹慎。

  恒需隱秘有叁種:隱秘自己之功德,

  隱秘他人之過失,隱秘未來之計劃。

  不可宣說有叁種:不宣偶爾出離心,

  不宣自己狡詐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可去處有叁種:怨仇爭處不可去,

  衆人聚處不可去,玩樂之處不可去。

  不宜言說有叁種:無信者前不說法,

  未問不說自經曆,不說不符實際語。

  不該之事有叁種:友前不該有喜怒,

  承諾不該有變動,行事不該有表裏。

  莫作之事有叁種:切莫自大與傲慢,

  切莫暗中說他過,于誰亦莫作輕毀。

  不應之事有叁種:不于富人施財物,

  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誰亦莫說密語。

  不應觀察有叁種:不應觀察美女身,

  不應觀察友之事,不應觀察己功德。

  隨順之事有叁種:語言隨順于親友,

  衣飾隨順于當地,自心相應于佛法。

  不應聽聞有叁種:不聞他人贊己德,

  不聞喜新者之語,不聞愚者之教誨。

  不能希求有叁種:不求富人之財物,

  不求高貴之地位,不求華麗之衣飾。

  不能誹謗有叁種:不謗衆望所歸者,

  不謗他人買賣物,不謗慈己善知識。

  不能贊歎有叁種:不贊衆夫所指者,

  不贊自大愚昧者,不贊幼稚之孩童。

  不贊不謗有叁種:不贊不謗自親屬,

  不贊不謗陌生師,不贊不謗一切人。

  如此竅訣尚衆多,總之時時刻刻中,

  自觀自己極爲要,世出世法亦歸此。

  如是略說之教言,無垢智慧瑜伽士,

  爲調自心而宣說,極爲甚深當修持。

  譯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初十。

  

  二規教言論

  麥彭仁波切 著

  憶念何者能開啓,二規智慧寶藏門,

  一切諸佛慧藏者,文殊勇士護汝衆。

  于此世間應贊處,即謂聖天及世德,

  猶如磁石吸鐵屑,諸君若欲得彼二,

  則于此說善教言,當閱並思彼等義,

  思已對此起深信,如理行持彼之義。

  世上行爲總分二,高尚及與卑劣行,

  高尚之道現來樂,卑劣之道現來苦。

  下品高尚世間規,上品高尚聖者道,

  世法即是佛法根,若無世…

《教言彙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子日參寶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