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中說:“生次瑪哈乃諸法之基,圓次阿努及諸法之道,大圓阿底乃是諸法之果。”
己二(分說大圓滿阿底約嘎特法之功德及勸修根除迷現)
本論雲:
如今六道衆生五毒山,其余之法難以毀滅之,
若持證悟大圓金剛鑽,即能摧毀世間諸大山。
釋:如今果期教法已隱沒,因此很難證悟實相。濁世人壽接近十歲時,因六毒(五毒加吝啬共六毒)顯現爲地獄等的六道衆生,對于煩惱濁之力強盛的五毒自現壞聚見大山王,以其余不了義的因果乘之佛法極難以摧毀滅盡,不能迅速對治調伏之。不僅法是大圓滿,而且人也是已了達大圓滿者,則盡管法器愚笨但若持有穩固信心,或者當今時代甯提派處于勝解行時之緣,雖無究竟廣聞然有信解者也能如理證悟大圓滿之智慧,因此先決定、區別,最終完全了悟實相自解脫密要。如是大圓滿金剛鑽即如大自在天手中毀山的金剛一般,若獲得即能徹底摧毀一切世間迷亂顯現的諸大山。即了知自現無有自性只是迷亂顯現而已,皆是不離貪執迷亂分別念造作,證悟覺性無基離根、無有能取所取之境界。因此勸勉諸位迅速精勤修持此頂乘之道。如《普作續》雲:“如是顯現皆真如,誰亦不應改變彼,不改平等性之王,無念法身任運成。”
甲叁(尾善末義)
本論雲:
如是造論種種語善說,我以清淨之心隨意寫,
願成汝心聞思修助緣,並度老母有情至商主。
釋:如上所述叁學之自性叁戒之密要,如是所造之論,以種種語言頌詞形式善巧地宣說了不同乘的內容,我不是爲了名聞利養而是以純潔清淨殊勝意樂之發心隨意中所現直接撰寫,由此而生的善根願成爲堪爲法器的善緣者汝心趨向廣泛聽聞經論注疏、如理善加觀察思維而斷除增益、自相續對治遠離二障反反複複串習即聞思修智慧之殊勝助緣,並且再叁發願:度化引導叁有之中無一未做過母親的老母有情達至遍知寶洲大商主佛陀的果位。因此,理應對此論生起歡喜心。如《寶性論》雲:“何人一心爲佛法,無有散亂(私利)而宣說,符合獲得解脫道,應如佛語作頂戴。”諸佛之後學者了知叁學要義後,應無有懈怠、毫不拖延地精進修持。
舍棄無義諸事老人我,猶如盲人承擔明者事,
著論行持智者希有事,叁門徒勞浪費紙張已。
唯恐倒說聖者之密義,産生重罪雖欲自安住,
然因如鼓鼓錐之緣起,又思成爲他人譏笑因,
是故應當小心備謹慎,土登老人隨意而撰寫。
善哉!善哉!善哉!!!
譯于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2000年3月25日
1佛子天鵝頭領,因依新湖被擒:釋迦牟尼佛與阿難尊者曾轉爲兩只天鵝首領時,依于寂靜處湖中,當時的梵施國王耳聞它們的稀有功德,設計擒拿,于是在一處悅意的湖中布網,請二只天鵝入內,兩只天鵝首領步入湖中結果被擒。
2 驕傲恒河美女,匝胡怒而吞飲:傳說恒河原爲大自在天之女,她化爲恒河來到人間,分成七支流從岡底斯山經雪山流向大海,發出誘人之聲,結果擾亂了雪山上匝胡仙人的禅定,仙人一怒之下張口將恒河飲入腹內。
3 傳說惡仙跳水,獅泉河成百溪:從前有一位名叫哦夏張的仙人,因子命絕身亡而痛苦萬分,系上金剛镢跳入獅泉中,獅泉水神驚恐之下分成一百條支流。
4 天鵝爲水月欺,晝亦不食蓮根:天鵝去水中吃蓮花根時看見水中的月影十分害怕,從此白天也擔心水中有月影而不敢去吃蓮根。
5 漂于梵天發中,恒河天女終出:梵天曾讓恒河女下至人間,她不願意前往,于是梵天將其收于自己發髻中千年之久(指天界千年)。最後才解開發髻放出恒河。
6 如七水中最勝,源頭始于雪山:水共有七種由優至劣即雨水、雪水、江水、泉水、威水、樹根水。
7 尼枸盧樹:盛産于南亞地區的一種香料果樹。意爲多足。此樹種籽僅相當于芥子的四分之一,每年生長一聞距(約250市尺)長勢旺盛。
8 樂樹:即無憂樹。産于印度。傳說陽光照射此樹不開花,美女足一接觸便開花,大自在天嫌棄的一位王妃苦行時所在的那棵樹,因能滿足天女之願望而得名。
9 增上生:人天善趣的圓滿福報。
10 決定勝:永久安樂,指解脫位和一切智位。
11 作意:思維、思索之意。
12 勝解行地:資糧位和加行位中,未證空性,但依信解或循名循義修學佛法。
13 水蛭:馬蟥,生活于水中的一種長形吸血蟲。
14 吉祥長淨:吉祥布薩,比丘誦戒淨善之僧製,爲共同布薩中不定時布薩之一。每逢安位開光等吉祥時辰,及爲轉化旱、澇、暴君等不吉祥事爲吉祥而舉行的臨時布薩。
15 定時長淨:梵音譯作布薩、布沙他。月中定期,比丘、沙彌集衆對說忏悔犯罪,在家徒衆受行齋戒,住淨戒中,長善淨惡的一種宗教儀軌。
16 製解:比丘在夏令安居時節,應當製止白念墮犯、懲治、分財及界外過夜等事,及至此日,即可解禁自恣,故名解製。此分及時解製,非時解製和衆解製等叁種。
17 羯磨:比丘所作摩細分有一百零八,概括爲單的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
18 墮罪:比丘所犯得之罪,即他勝、僧殘、墮罪、向彼罪、惡作。
19 肅者:肅:敦肅,嚴禁持淨戒之人。
20 叁險地:是指中陰界中所出現的白光、紅光、黑光的明、增、得叁種恐怖境現。
21 四恐怖聲:《前行講記》釋爲地、水、火、風、四大之恐怖聲。
22 作已積集業:具備下列六種條件之業:動念猛厲,故思而作;業行圓滿所作已遂;既作不悔;作後隨喜且有伴作;無對治力能毀所作;有力能令果報必熟。
23 順後受業:來生以後始感其果之業。
24 齋戒:近住律儀。殺盜淫妄四根本罪,以及飲酒歌舞、花鬘塗香、高廣大床、過午時食四支分罪,共成八罪。認可一晝夜間戒此八罪的別解脫戒。
25 知處非處智力:如來十力之一。如來了知生起有情之因是業煩惱,而非我、非造作者、非自在天等;行善往生上界善趣是應理處,往生惡趣是不應理處;行惡往生惡趣是應理處,往生善趣是不應理處。
26 滿業:成滿別報,能令一生應受幾許苦受樂受,完全成滿之業。
27 吠琉璃:一種似玻璃的寶石,有黃、白、綠、藍等色,古代常以製珠寶和建築物的裝飾品。律疏說是藍寶石,耳嚴論說有黃、綠、白叁種。
28 四聖者:指聲聞、緣覺、菩薩、正覺。
29 十自在:凡夫常有十種損害,不得自在;菩薩位中得十自在,正相對治不受如是十種損害:命自在、心自在、資具自在、業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願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
30 具叁金剛上師:具足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的大德。
31 冒渎誨氣:違犯誓言招致的不祥。
32 身皮筒:無證悟之要僅身中觀氣者。
33 六邊:傳講或修持法時必須通達此理,即了義、不了義密意、非密意、文從義順、文義悖謬、幻化網大疏中有廣述。
34 四理:傳講或修持密法者精通之四理。詞義(顯宗)、總義(生起次第)、隱義(圓滿次第)、究意義(大圓滿)。
35 叁周遍量:現量、比量、教量。
36 舍棄九種事:舍棄身語意之不善、無記、善業之九種事,而住于超離叁世因果的本淨體性中。《指心性疏》《七寶藏》等有廣述。
37 船上烏鴉:指鴿子。它在船上飛起後馬上又返回來。意義是指于靜處生分別後,立即會生起禅定境界。
38 蛋中圓翅:用來比喻修大圓滿者離開異熟身後立即獲得成就。
《教言彙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