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慎勿放逸——佛教進取觀 一、佛教的進取思想 1、爲什麼進取 死生一線,無常緊隨

  死生一線,無常緊隨

  對于人生而言,時間不僅是越來越少,而且更可怕的是,隨著時間流逝,人的精力也就越來越少,漸漸的做什麼事情總是覺得精神不足。叁十歲不如二十歲,四十歲不如叁十歲,五十歲不如四十歲,六十歲不如五十歲。一過六十歲,很多人就很難再用心去學習新東西了。這時候老病已經來到,很多人身上已經有了不止一種慢性疾病,生命虛弱得有如風中之燭,很多的同齡人已經早早離去,這時候你才發覺黑白無常已經尾隨在你的身後就要執行任務了。你自己也知道,說不定那天晚上你一躺下就再也起不來了。這時候你再要想修行就很可能來不及了。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用佛經裏的話來講就是“房屋壞甚,不堪修補。 ”這時候人生就離終點不遠,實際已經結束了。爲什麼說實際已經結束了呢?因爲下面的事情都是明擺著的。想一想,很多人一退休,孫子孫女一忙活,退休金拿了幾年,大病就來了,然後就經常住醫院,又花錢又遭罪又拖累兒女。這樣拖了幾年,最後一閉眼就結束,結束了這次輪回,又白白走了一遭,糊裏糊塗的來了,又糊裏糊塗地走了。

  時光易逝,無常緊隨,要抓緊時間修煉,解脫生死!有很多人也知道這些道理,但是知道歸知道,一旦讓他修行起來,也就有了很多顧慮、很多借口,以至于就是放逸倦怠,不肯勤修不懈。常見的叁個借口是:

  1、現在身體好。

  2、現在事情多。

  3、現在沒有錢。

  因爲身體好,所以先玩玩;因爲事情多,所以先放放;因爲沒有錢,所以先掙錢。

  第一,不要因爲現在身體好就放逸,就不精進修行。真的等到身體不好的時候,修行就會更加艱難,而且如果是重病纏身,往醫院裏面一躺,自己就已經事事做不锝主了,更是難以修行,到時候身體疼得厲害,你難以用心,也修行不下去。而且,現在身體好,不等于以後身體就一定好,無病隨時可以變成有病,小病隨時都可能變成大病。認真修行不僅身體好而且少得病,至少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就會少多了,這樣算下來,生活質量不就大大提高了嘛!

  第二,不要因爲現在事情多就放逸,就不精進修行。魯迅說過,時間都是擠出來的,而且修行之時,身體會得到更加充分的休息,平時中午睡一個小時,修行半個小時也就是足夠的休息了,晚上睡上八九個小時,修行叁五個個小時也就完全恢複了。所以,修行得好,還可以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做好事情。

  第叁,不要因爲現在沒有錢就不精進修行。有錢沒錢,生活都可以是一樣的精彩,錢多有錢多的事情,錢少有錢少的事情,錢多的人往往煩惱更多。但是,只有是一個有覺悟的人,修行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修行可以提高你的能力和水平,增加你的福報,這樣你掙錢會更快,更加容易。

  由此可見,現代人要修行進取,一定要見縫插針,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功,把佛道修行寓于人道之中,即所謂“人道成即佛道成”。一旦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佛法修行觀念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定、習慧,在生活中修行進取,在修行進取中生活。

  所以,對于人生而言,時光易逝,無常緊隨,要修行的人只有抓緊時間,努力鞭策自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勤修不懈地精進修行,才有可能得到徹底的解脫。作爲我佛釋迦牟尼的弟子,我們應當牢牢地記住我佛釋迦牟尼的教誡,切記:時間短暫,無常緊隨,慎勿放逸,必須精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