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叢林觀 第一章 叢林清規 第叁節 叢林組織 二、四大班首

  二、四大班首

  四大班首亦稱四大板首,即首座、西堂、後堂和堂主。四大班首原本是指指導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寺職,現代叢林中其權限有所擴大,四大班首已成爲方丈和尚的助手,輔佐方丈的工作。班首一般都由戒臘較長、威望較高的僧人擔任,與方丈共同組成掌管叢林大事的最高五人核心班子。四大班首平時住在禅堂兩側的班首寮內,有事則入方丈共議。

  (一)首座。首座的地位僅次于方丈和尚,常由叢林中德業兼修者充任。首座是東、西兩序的首領,其職掌是代住持統領全寺僧衆,即“表率叢林輔翊住持。

  分座說法,開示後昆。坐禅領衆,謹守條章。齋粥精粗,勉谕執事。僧行失儀,依規示罰。老病亡殁,垂恤送終。凡一衆事。皆得舉行,如衣有領,如網有綱也”(《百丈清規證義記•兩序章首座》卷六)。首座的職責主要可概括爲兩方面:一是輔佐住持,按住持所囑處理大小寺務,處罰維那或知客舉出的犯規僧徒,督責衆執事各盡其職。二是給衆僧作表率,如自己所住寮舍要做到單帳衣缽挂放整齊,吃食不能挑精厭粗,走路要步履從容,按時休息,不得早睡早起等。首座在寺院執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自宋遼至現代都有由首座出主一寺作住持的事例,也多有寺院住持改充大寺首座的,即所謂“大方尊宿,若住持能以禮致之,亦請充此職”(《敕修百丈清規•兩序章第六》卷四)。有的叢林,首座之上還有座元,爲衆執事的上首。座元必須由德高望重的佛門耆宿擔任,否則,此執事之位可空缺。

  (二)西堂。在叢林中,東爲主位,西爲賓位。本寺住持爲主人,相當于東堂首座;其輔助住持教導僧衆修行的,待以賓禮故稱西堂首座,簡稱西堂。西堂之地位僅次于首座,他負有教化僧衆、宣講開示的責任。雖然居班首之位,但須處處以身作則,如同普通參學之人。

  (叁)後堂。後堂“僧堂聖僧龛左右爲出入板。自出入板已前爲前板,亦曰前堂,即前堂首座管領之。自出入板已後,爲後板,亦曰後堂,即後堂首座管領之。”(《禅林象器箋》第二類《殿堂門》) 禅堂既然被劃分爲前堂、後堂,總負責的便稱前堂首座;于是分而任後堂責任的稱後堂首座,簡稱後堂。《敕修百丈清規》明確說明:“後堂首座,位居後板,輔贊宗風,軌則莊端,爲衆模範。蓋以衆多,故分前後。齋粥二時過堂及坐禅,則後門出入。如缺前堂,住持別日上堂白衆,請轉前板,插單唱食。其坐禅坐參,只衆寮前第叁下板,即入堂,不必鳴首座寮前板。余行事,悉與前堂同。”可見,後堂的責任是扶贊宗風,爲僧衆的楷模,如首座缺席,可受住持委托代行某種職責。

  (四)堂主。堂主一般指禅堂堂主,是在首座之下具體負責禅堂或念佛堂中事務的。有的寺院各大堂口都設有堂主,掌管本堂事務,但他們不屬于班首的範圍。

  禅堂中一般有住持的專座,位于禅堂後方中間,爲一木龛,叫作“維摩龛”。四大班首于禅堂中的座位次序是固定的。門東爲維那之位,門西爲班首之位,其次序爲:第一座爲首座,其次爲西堂、後堂、堂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