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與慈悲

  智慧與慈悲

  阿羅漢只得偏空的智慧,所以他不能發展出同體的大悲,偏空的智慧能夠了生死,但是不足以成佛,這是小乘的基本意義。

  所以阿羅漢與佛的差別不只是慈悲的差別而已,其實在本質上是智慧的差別。聖阿羅漢的智慧尚不及佛,所以《法華經》上聖弟子們曾感歎的說:「欸!他每一次看到佛,就懷疑自己的智慧跟佛一樣,爲什麼威德、智慧,以及神通都不如佛?」乃至自稱言:「原來現在我才知道,我是得少分的真空智慧爲足。」

  基本上大乘的佛法,乃是以甚深的智慧爲本,而發展出無緣的大慈悲。反之,爲什麼大乘的菩薩能夠得到比聖阿羅漢們更深刻的智慧?恰恰好又是因爲慈悲!

  剛開始是爲自己而發展慈悲,然而漸漸的會因爲智慧的逐漸深刻,而由然的想要幫助別人也了生死。正因爲大乘行者要發展慈悲以濟度其它衆生,從而引發更深刻的智慧,所以大乘行者不會得少智慧爲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