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性叁寶之意涵

  自性叁寶之意涵

  每個人的本性當中,都有「佛、法、僧」叁寶的功德,這就是所謂的「自性叁寶」。

  「自性佛寶」:在你的自性中有覺性光明,這個光明是平等普施,是你原來本具的「覺悟之性」;

  「自性法寶」:當遇到事情,你能依著自性的覺性光明而做,也就是隨順于法爾如是的實相,而法住、法行。這是你原來本具的「解脫之性」;

  「自性僧寶」:在你的自性中有清淨的、平等不染的心。一此心而于人際中,不起怨、親的妄想差別,這是你原來本具的「和合之性」。

  皈依的「皈」,講到深處,就是依于以上的道理,回歸到自己的內心,找回自心中本具的「自性叁寶」。

  佛法正見

  有居士請問:「若自身處在一個大染缸中,道德行爲是非對錯混淆,要如何知道並判斷自己的知見是邪知邪見

  」

  覆示:「與無常、無我、清淨離欲、持戒調柔等相應的法;能讓你漸漸淡化我執、減少煩惱,能坦然面對苦難逆緣;使吾人深信體會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而逐漸加深慈悲心的法,就是佛法。」

  提升國家的軟實力

  愛護我們的國家、反省我們的社會、乃至發揚自身的文化、陶養人民的心性,甚至所謂「提升國家的軟實力」,這些都可以(也必須)透過「文化建設與發展」,來給予潛移默化。

  尤其,當爲政者還不知道(或做得不完整、不積極,只是嘴巴光說)要以此來提升國人素質與國家競爭力時,國人自己更要有此自覺,並依此自覺而身體力行。

  走向生命的解脫之門

  受限于肉體,心靈不管怎樣高超,都可能因爲疾病而難堪;或者遇到過去的惡緣,不管如何努力,對方仍與之對立。

  人可以透由努力,學習忍耐、放下、看破,使之成爲成長的資糧。

  當死亡來的一剎那,能回首一生而歡喜的說:「謝謝,我這一生通過考驗了,我的身上充滿光明與安穩,內心沒有遺憾、沒有恐懼、沒有缺乏,再也不留戀。」然後走向生命的解脫之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