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也有〝過渡期〞

  修行也有〝過渡期〞

  魚缸裏,已經習慣生存于汙水的魚,如果將牠一下子換至清水中,魚兒就會立即死掉。同樣的,「修行」並非要一次拔掉〝惡〞。

  一個人開始修行了,不代表就不會犯錯。只要是凡人,難免會有hold(掌握)不住的時候,而爲情緒所主宰。

  所以我們更要以包容的心態,看待那些與我一樣會犯錯的人。

  法華經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爲衆生說法

  “法華經”是佛從甚深的覺性當中,所說的唯一“一佛乘”,沒有一字一句是在覺性與佛性之外的。

  唯一佛性就是一切衆生本具的佛性,談本具的真理就在裏面,所以每一字都是真理的化身。

  你在誦經就是在誦你內心的真理,雖然看起來好象沒有讓你悟到什麼,但那就是你內心的真法。

  真實之法的聲音,念過一次就是叫醒它一次,即便你都不知道覺悟了多少都沒有關系,因爲那是你的覺性在起作用。

  跳出框框看世界

  學佛法更要顧慮到跟我們不一樣,不信佛的多數人,這樣才是「慈悲」。

  表面的佛教徒,只看見自己的價值,在自己的框框裏頭看事情,就會忽略其它人的價值與感受,而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這樣會使得彼此的關系顯得緊張。

  因此看事情必須跳出設限的框框,躍出我執視衆生,學習包容與尊重不同的文化與想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