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弘一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語,翻譯爲“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發”者,是發起。故發菩提心者,便是發起成佛的心。爲什麼要成佛呢?爲利益一切衆生。須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須廣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說的,要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衆生,但須如何才能夠徹底呢?須不著我相。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應發以下之叁種心:
(一)大智心 不著我相 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二)大願心 廣修善行
(叁)大悲心 救衆生苦
又發菩提心者,須發以下所記之四弘誓願:
(一)衆生無邊誓願度 菩提心以大悲爲體,所以先說度生。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願一切衆生,皆能斷無盡之煩惱。
(叁)法門無量誓願學 願一切衆生,皆能學無量之法門。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願一切衆生,皆能成無上之佛道。
或疑“煩惱”以下之叁願,皆爲我而發,如何說是“願一切衆生”?這裏有兩種解釋:一就淺來說,我也就是衆生中的一人,現在所說的衆生,我也在其內。再進一步言,真發菩提心的,必須徹悟法性平等,決不見我與衆生有什麼差別,如是才能夠真實和菩提心相應。所以現在發願,說“願一切衆生”,有何妨耶!
摘自《佛教之簡易修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