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
淨慧
初次見到它時,是在小西天,灑滿了陽光的大地上,遍地鋪滿了黃燦燦的銀杏葉子。它們追隨著風的腳步,像一只只金黃色的秋蝶,翩翩起舞,它們的悠然美麗徹底地吸引,征服了我。
“葉子掃完了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風一吹,又白掃了。”一句幹脆的提醒將我拉回現實。
“好!我開心地應了一聲,繼續揮動手中的掃把,試圖想再掃得于淨些……她卻像沒說過話般拿著掃把又往另一堆葉子掃去……”
那,該是頭一次領受地開示,如此利索。
她不喜歡我們叁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懶懶散散,散心雜話,那樣幹不成事兒。她的棒喝方式,在我們還未去小西天時就略有所聞,甚至感到恐懼,但當真正接觸時,你感受的不是驚心膽戰,而是滿懷的喜悅。你會發覺,原來慈悲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流露,原來智慧是通過生活表現出來的,她的一言一行,無不讓你心生敬畏,我想這就是攝受力吧!
她身體不好,但從來不表現出來。上殿、坐香、出坡、勞動,在那裏並沒有因爲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特殊的待遇,她時常頗出幽默地說“小西天沒人幹的事,都由我來幹!”事實也如此,在那裏誰都知道,她幹起活來,可以是叁天叁夜。僅只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包含著無窮的悲心和願力,我想這是我們學不來的,“身心交給常住,性命交予龍天。”這就是雲門家風!
她是一個不愛抛頭露面的人,我們的同戒錄上亦不見她一張肖像,個人簡介上也只有寥寥數語,就連我們給她拍照,她亦幽默婉轉地說我們侵犯了她的肖像權……她接待人的方式亦是,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我覺得,她就像銀杏葉,平淡而樸實,卻也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衆生。
《地藏經》雲“路人,誤入歧途,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于好道,令得安樂。”她就如善知識,我們,就是不識歸途的迷路人。她常說:“別人總是等人家掉進陷阱了,才去救,這樣別人就會感激她救了自己,而我人家還沒走到陷阱,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拉她一把,她就覺得我莫名其妙……”,她只是爲了常住,爲了我們好,僅此而己。
短短的一個多月裏,我對她的了解是片面的,她卻可以把你的心看透,就像銀杏葉兒,看是普通,它所蘊含的能量卻超出你的想象……我永遠記得她說:“將此身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時,那堅定且凝重的眼神……
第二次見到銀杏葉時,是在書上,綠色的扇形,單薄的一片,充滿生氣地展現在我眼前,在這個盛夏的季節讓我頓時倍感清涼。我想,它是我最喜歡的葉子了!
摘自《清雲法語》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