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心是最靈驗的感應

  慈悲心是最靈驗的感應

  慈是真心地想給予衆生暫時與究竟的安樂,悲是真心地想拔除衆生的身心之苦。能這樣善待一切衆生,才是真正的勇士。

  有時候我們自認爲好心好意地對待衆生,但是爲什麼給自己帶來了煩惱呢?因爲自己執著,沒有放下,沒有透徹地弄懂因果。當衆生不理解的時候,我們還是想逃避。

  佛爲什麼有那樣的慈悲心?因爲他有智慧。什麼是佛的智慧?因爲佛知道輪回苦,知道衆生迷。衆生爲什麼輪回?因爲迷在裏面。其實轉念消業很容易,但是衆生就是轉不過念來,于是佛對衆生更慈悲,更憐憫。

  其實涅槃與輪回,淨土與娑婆,佛與凡夫,就好比手背和手心。觀音菩薩急迫地想要度衆生,所以化成千手千眼。但他那種著急不是執著,千手千眼也不是一種真實的形象,而是大慈大悲的一種象征。實際上沒有必要煩惱痛苦,但衆生就是煩惱痛苦。所以觀世音菩薩想拔除衆生的痛苦,想給予衆生安樂。拔除痛苦是悲心,給予安樂是慈心,合在一起叫慈悲心。

  爲什麼小乘修行者在山上修行?因爲他接受不了世間的外境。他有慈悲心,但是沒有大慈大悲心,所以不敢面對。爲什麼大乘修行者在紅塵中修行?他有大慈大悲心。他要救度衆生,就要到社會中,面對這些是是非非。爲什麼叫菩薩摩诃薩?摩诃薩有勇士的含義,就是敢面對。不能舍棄這些衆生,否則就不是勇士,就不是菩薩摩诃薩了。

  愚癡顛倒是凡夫的本性,所以我們更應該悲憫他們,攝受他們。通過各種善巧方便,該軟就軟,該硬就硬。佛像爲什麼有寂靜的和忿怒的呢?那是善巧方便。需要硬的時候,手段要硬一點;需要軟的時候,手段要軟一點。善巧方便是很重要的。

  由于因緣、福報的差異,有的衆生今生今世就能得到救度,有的衆生來世能得到救度,有的衆生是很多生生世世以後才能得到救度。現在,有的人不了解佛法,甚至還誹謗佛法,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能厭煩或者舍棄他們。雖然沒有面對面交流的機緣,但是我們也要默默地發心發願:願他們將來也能遇到佛法,願我將來成佛的時候,他們能成爲我的眷屬,使我能夠引導他們,救度他們。

  處處都要發善心,處處都要結善緣。這樣,將來我們的惡緣就少了,善緣就多了,利益衆生的範圍就大了。

  你能善待衆生,衆生也一定會善待你。你覺得他不好,想傷害他,衆生不一定不知道,心的感應誰都有。你有好的感,就會有好的應;你有不好的感,就會有不好的應。自己一定要好好發心,不要受別人影響。修大乘佛法的人更應該憐憫、慈悲衆生,這也正是一個勇士需要做的。

✿ 继续阅读 ▪ 不要被傲慢傷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