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相應禮佛尊
上師叁寶不在別處,在心中。你的恭敬心、誠心、善心、信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師叁寶的加持。心不善不誠,你怎麼求,怎麼拜,都沒有用。
如果我們具備條件,就應該在家裏設佛堂,因爲這是給自己種福田,是學佛修行的所依、對境。若是不具備條件,也不要執著,可以把佛堂設在心裏。不過,有些人家裏有條件,卻不設佛堂,還說“佛在心中,心裏有佛就行了。”其實,這都是找借口。不只是佛在心中,包括你自己也在心中。如果你自己沒在心中的話,那你也不用吃飯,不用休息了。所以這些都是根據條件做的。若是沒有這個條件或者家裏不方便,爲了避免身邊的衆生起煩惱,家裏可以暫時不設佛堂。有些人家裏沒有這個條件,還要請很多佛像,還要請最好的,這也是執著。
一般的佛堂,應該有佛像、佛經、佛塔等這些佛身、佛語和佛意的所依。佛身口意的所依在家裏,相當于佛在家裏,你可以在自己家裏種福田,把他們作爲皈依、供養的對境,在他們面前修法。
有些人又會顧慮:“家裏設佛堂了,假如我不在,誰來供佛啊?”我們外出的時候,可以憶念家裏的佛堂,憶念佛。心到位了,一切就都到位了。雖然你身在外面,但心可以頂禮、供養,將自己見到、聽到、想到的清淨美好、珍貴稀有的一切,都做供養。如果心誠,在哪裏都可以做頂禮。雖然佛像、佛經、佛塔在家裏,但是你在外地做頂禮也一樣。如果身頂禮不方便,可以做語頂禮;如果語頂禮不方便,可以做意頂禮。對佛菩薩來說,沒有遠近的分別,在哪裏都一樣。重要的是你能憶念佛菩薩身口意的功德,能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
但是你不能又找借口:“我心到位了就行了,雖然在家裏,但是我今天不拜了,不供了,我就做意幻供養,就做意頂禮,上師說了都一樣。”爲自己找借口的時候,上師說的都特別好用;一到其他關鍵的時候,上師說的就都不好用了。這都是自以爲是,都是利用上師的教言找借口,不能這樣。如果在家裏有時間、有條件,就必須要拜要供。爲什麼呢?你當面都不拜不供,那一定是心裏不恭敬、不重視,沒有真正的恭敬心,這是不如法的。
若是家裏有佛堂,就要保持清淨、莊嚴。有些人家裏的佛龛上全是灰,沒有絲毫莊嚴可言,這樣設佛堂還不如不設。佛在經中特意強調:佛龛上不能有灰,包括香灰。供香的時候,香灰不能撒到壇城、供臺上面。供水的時候從左側開始供,收水的時候從右側開始收。大的水碗之間可以有一點距離,小的水碗之間只能有一粒青稞的距離。供水、供燈時的水、油都不能溢到外面,否則都是破壞戒律的因,緣起不好。不管是供香、供水、供燈,都要整整齊齊、幹幹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