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小就應明白“孝道”

  從小就應明白“孝道”

  心律法師

  

  “孝道”的産生,源于子女“知父母恩”“感父母恩”“報父母恩”。

  可歎的是,當今社會,孝道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變味了:

  一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廣爲流傳,是因爲它唱出了無數父母的心聲。也許,很多子女不是不孝順父母,而是因爲工作的壓力,高節奏的生活使得子女不能像古人一樣“父母在,不遠遊”。但是,同樣的生活節奏下,我們又是怎麼對自己的孩子的呢?

  很多家庭裏,孩子是家中的絕對中心,父母的一切行爲,幾乎都是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幾乎是從孩子還在母親腹內,就開始了胎兒的早教;之後孩子的出生、成長,一步步路與其說是孩子在走,倒不如說是父母付出的更多。有的人,更是對自已的孩子百般珍愛照顧,恨不得爲孩子摘星攬月,子女稍微有些不舒服,就寸步不離守護床前,不知疲倦。

  更有甚者,有的子女,只知道愛自己的孩子,卻對自己的父母置若罔聞。平時少去看望父母,父母生病了也不管,甚至連對父母基本的贍養義務也不盡,不惜與父母對簿公堂。故有人感慨: 現代人已逐漸淡忘了父母恩情,報恩的思想如江河日下,倫理觀念愈來愈薄,懂得報父母恩的人太少了!

  

  諺語有雲“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一般凡人,常因缺乏洞察事物的智慧。身受父母恩,認爲理所當然,而不知圖報。等到身爲人父母,含辛茹苦,心力交瘁,乃知父母之難爲難當,才有方知父母恩德浩瀚之感歎。只是不知到這個時候,是否意識到應該趕緊給自己的孩子補上這一課,讓他們從小就明白孝順的道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