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生
“珍惜人生”要時時處處反映在生活中。早上,必須早起做早課、打掃衛生,或者多做利益他人的善事。白天,做事保持正念,遇到路上堵車、電腦死機、停電等讓人心煩的事的時候,應仍然保持放松、平心靜氣地持咒、訓練禅定。晚上,不要沈迷于電視劇、打麻將、網遊而過夜,應將一天的功德和一切善事回向給衆生。
我們所擁有的珍貴的人生平臺,並不是用來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也不是爲我們過度享受奢侈而提供資源,而是我們挑戰煩惱、降伏自心、發揮愛心、啓迪智慧等修行解脫之道的大好時機。讓我們共同珍惜寶貴的人生,千萬不要錯過良好的機會,也不要浪費有限的時間和福報。
僅僅滿足于做一個好人而不追求精神解脫的人生,就好比一個人只爲擁有肥沃的土壤感到滿足,而不尋找種子,不努力耕種,也就不會獲得果實一般,不究竟、不圓滿。
有些人認爲,能夠做一個好人足矣。你處于暫時的安樂——增上生,並不意味著你已達到了究竟的解脫——決定善。增上生只是爲最終達到決定善的一種暫時的方便條件,而不是終究目標。比如,電梯只是運送我們回家的方便工具而已,沒有人會將它當成自己的家,同樣的,增上生就像電梯,決定善猶如家園。
人的品格猶如土壤,佛法就像種子,菩薩的功德就像苗芽,諸佛的境界就像果實。若沒有肥沃的土壤,即使播下優質的種子,也長不出挺拔的苗芽,更無法結出飽滿的果實。同樣的,一個人若缺乏高尚的品格,即使獲得殊勝的法教,並專心念佛,也無法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與護佑,更無法成就聖者的任何境界。
一個人想要成佛,應該在信仰佛、法、僧叁寶的前提下,首先以做人開始,由道德入手。在做好人和遵守道德的基礎上,才有條件建立菩薩的功德和諸佛的境界。做人失敗,越學佛越容易學偏;道德缺失,越修佛越容易修邪。噶舉祖師剛波巴大師說:“若不如法而行,仍種下因爲佛法反而墮落惡道的因,實在無益。”
我們活著就是爲了修煉人生, 也就是改善思想與行爲,提高素質和道德。人生的旅途上,在生活的點滴中,滿懷愛心服務一切衆生, 讓福德資糧更加增上圓滿;覺悟宇宙生命的真理,讓智慧資糧更加明亮觀照。人生的修煉成功,就是成就;人生的道德圓滿,就是成佛。
對于有意識地去生活者而言,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之旅,但對于無意識地去生活的人來說,人生的確是一種大的懲罰。
我們的行、住、坐、臥和一舉一動,有意識地去生活,是覺醒,無意識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輪回,都是一念之差。
生命猶如一株花,我們時刻精心地對它照料:翻土、施肥、澆水、陽光、給氧……無論怎樣, 最終它仍然將會鮮花調落,莖葉幹枯。人的一生更是如此,身體衰老、精神糊塗,最終面臨死亡、離開人世。誰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大關,也改變不了無常的事實。
我甯願過著艱苦樸素的日子,也不願意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愛心和智慧是最好的心靈良藥。愛心能感化他人,智慧可淨化自己。擁有愛心和智慧的人生,是最完美的人生,也是最有價值的人生,更是有意義的人生。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修行的旅程。遭遇挫折不幸的時候,不僅不應該情緒低落與喪失勇氣,更應該靜下心來調整情緒,昂起頭來增加信心,並從容坦然地面對現實和挑戰,借此來磨練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