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活禅的生命力(愚子)

  生活禅的生命力

  愚子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宋.白雲守端

  如果你把六只蜜蜂和同樣多只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詩中描述的蒼蠅,被窗戶紙檔住了去路。它花盡全身的力氣東撞西鑽,也無法飛出房間,萬分辛苦!正在失望之際,一不小心撞著來時的小洞,一下子就飛出去了。

  同理,不少人終日誦經念佛,修行十分盡力,只因在心外求法,如同亂飛的蒼蠅,始終無法找到悟道之門。惠能提醒人們,若能從心入手,在轉迷成悟上下功夫,一念之間,便能轉凡成聖。正如惠能說, “不悟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惠能因此推斷, “心、佛、衆生,叁無差別。”

  《壇經》以「即心即佛」打破了人與佛之間的界限,說明佛在人間,佛在心中,衆生與佛的根本區別就是一念之間的迷與悟。《壇經》以當下這一念巧妙地將《楞伽經》的「自性清淨」思想與般若經典中的空、有不二的「中道實相」結合在一起,以「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等教法,闡釋禅修的關鍵是當下一念的轉迷成悟。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行走住臥,還是工作、吃飯、應酬,把握當下一念,成爲生活禅修行的著力點,使中國禅法具在現代社會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增強世人自我解脫的自信。生活禅爲身處紅塵中身心疲憊的「俗人」,指出了一條自性自悟的精神解脫之路。如《國際歌》唱道,「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這應是生活禅的生命力所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