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如何修法,出家與否並不重要
若你了解法,就應照著修行,不一定要出家,雖然那是修行的理想形式。真的想修行就必須出離迷妄的世間,放棄家庭與財産,進入森林,這是理想的修行方式。但若還有家庭與責任,我們應如何修行?有人說在家人不可能修習佛法。但是請想想,出家人和在家人哪一個團體比較大?當然是在家人要大得多。現在,若只有出家人修行而在家人不修,那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迷妄。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是否成爲比丘或比丘尼並非重點!若不修行,成爲比丘並無任何意義。若真了解如何修法,那麼無論處于什麼地位或從事何種行業,不論老師、醫師、公務員或其他身份,都能善用每一分鍾去修行。認爲在家人無法修行,這是完全迷失正道的。爲何人們能找到做其他事的動機?若覺得有所欠缺,他們就會努力去得到它。只要有充分的欲望,就可以做任何事。有人說:"我沒有時間修行。"我說:"那你怎麼有時間呼吸?"修行,不是你必須大費周章或疲于奔命的事,只要留意心中生起的感受。當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時,它們都來到這同一個心--覺知者。現在,當心認知這些事物時,發生什麼事?若我們喜歡就會愉悅,若不喜歡就會不悅,一切的反應就是如此。
因此在這世上,你應該向何處尋找快樂?你期望這輩子人人都只對你說愉悅的事嗎?那可能嗎?若不可能,你能到哪裏去?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我們必須要能世間解--了知這世間的實相,我們應該清楚了解世間。佛陀生在這世上,經曆過家庭生活,但因看見它的限製而從中出離。現在,身爲在家人的你應該怎麼做?若想要修行,就必須努力遵循解脫之道。若堅持修行,你就會了解這世間的限製而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