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無凡聖,茶味古今同
在佛教而爲禅,在百木而爲茶。禅心茶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同樣不可說。古德言:水月道場,空花佛事。爲方便故,我不惜拖泥帶水,牽扯葛藤。
佛法是因緣法。茶之爲茶,也是一大事因緣。
遇水舍己,而成茶飲,是爲布施;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爲持戒;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爲忍辱;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爲精進;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爲禅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爲智慧。
禅茶一味。茶心與佛心,何異又何殊?禅是梵語“禅那”的略稱,意譯有許多種意思:靜慮、思惟修、功德叢林等等。這些都是對“禅”的說明,而非禅的本意。禅是實修實證的東西,通過精神的高度統一而防止散亂之心,真正地透悟自己。
但是,對于一般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無緣的話題,好象棄置在一個和我們生活毫無密切關系的遙遠之外。突然有一天出現在身邊時,原來生活就是禅,平常心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