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別法器 (唐卡)

  唐卡

  唐卡(藏 than-ka)是指裱褙卷軸式的佛畫。又譯爲“湯卡”,是西藏密教特有的佛教美術藝術之一。

  “唐卡”的原義是“卷起來”,卷軸畫稱爲“唐卡”即在強調其上卷的形式:因唐卡收存有一定的規則,需由下向上卷成一束,若方向相反,則被視爲不敬且亵渎神聖。

  唐卡的繪製始于七、八世紀,盛行於十二世紀,相傳是源於印度說書人講故事時懸挂的挂圖。其題材主要有畫傳(如佛傳、祖師傳、大法師傳)、肖像畫(如釋迦牟尼像、藏王像、曆代法王像)、本尊畫(如度母像、天王像、金剛像)、史話(有文成公主入藏、達賴五世觐見順治皇帝等)、民俗畫(有百戲、樂舞、祭祀等)、建築畫(如大昭寺全圖、修建薩迦寺圖)、宗教活動(有跳神、法會、說法等)、器物類(有法器、佛具、樂器等)、動物畫等。

  修行用的唐卡,其主要作爲修行時觀想及禮拜之用;亦有莊嚴用的唐卡,由在家信徒自行繪製,或請畫師描繪,然後獻給寺院莊嚴佛堂。也有弘法用的唐卡,即在大市集或寺院的前面,而展現在村人及巡禮者的面前,並由喇嘛或俗人以歌唱或朗讀故事教化民衆。一般常見的是繪有佛陀的本生傳、蓮花生大士的傳記故事及阿彌陀佛淨土等唐卡圖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