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龛
龛原指掘鑿岩崖爲空,以安置佛像之所。據《觀佛叁昧海經》卷四記載,一一之須彌山有龛室無量,其中有無數化佛。《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記載:底沙佛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
現今各大佛教遺迹中,如印度之阿旃塔,愛羅拉,我國雲岡、龍門等石窟,四壁皆穿鑿衆佛菩薩之龛室。後世轉爲以石或木,作成櫥子形,並設門扉,供奉佛像,稱爲佛龛;此外,亦有奉置開山祖師像。
佛龛
龛原指掘鑿岩崖爲空,以安置佛像之所。據《觀佛叁昧海經》卷四記載,一一之須彌山有龛室無量,其中有無數化佛。《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記載:底沙佛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
現今各大佛教遺迹中,如印度之阿旃塔,愛羅拉,我國雲岡、龍門等石窟,四壁皆穿鑿衆佛菩薩之龛室。後世轉爲以石或木,作成櫥子形,並設門扉,供奉佛像,稱爲佛龛;此外,亦有奉置開山祖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