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史》。
1863年(清穆宗同治二年)
棋僧願船卒于北京壽佛寺。生前善奕,有“國手”之譽。
法國考古學家亨利·穆奧以周達觀《真臘風土記》爲指南,發現湮滅多年的佛教古迹柬埔寨吳哥窟。
清朝藏經院開設念佛道場。
1865年
日本薩摩藩實行“廢佛毀釋”。
1866年(清穆宗同治五年)
緬甸居作家吳雅卒。曾依佛本生故事作《賣水人》、《伽沙拉》等劇。
楊仁山弘佛,建金陵刻經處。
1867年
日本津和野藩實行“廢佛毀釋”。
1868年s
日本政府發布“神佛分離令”。
日本臨濟宗韬谷等人組織“諸宗道德會盟”。
1871年
緬甸敏東王弘佛,在曼德勒舉行“第五次結集”,並建白色石經塔林。
日本令寺社上繳所領土地,“廢佛毀釋”激化。叁河大浜發生真宗僧徒護法的暴動。
1872年
日本設“教部省”,置教導職,公布“教則叁條”,設置“大教院”。同時廢止“修驗道”。
日本真宗大谷派石川舜臺、本願寺派島地默雷出國考察。島地默雷向政府提交《叁條教則批判》。
1874年
日本真宗脫離大教院。
1875年
日本廢除大教院。允許日蓮宗不受不施派布教。
1877年
日本廢除教部省,後又廢教導職。
1878年(清德宗光緒四年)
金陵刻經處又刊印《西方極樂世界圖》等。
1880年(清德宗光緒六年)
《佛祖正宗道影》刊印。
1882年(清德宗光緒八年)
上海玉佛寺創建。
1883年(清德宗光緒九年)
俞樾著《金剛經注》二卷。
四川黎廣修等在雲南昆明塑筇竹寺五百羅漢。
1884年
緬甸曼德勒城摩诃牟尼塔建造。
日本田中智學組織“立正安國會”(後稱“國柱會”)。
1886年
日本井上圓了著《真理金針》,後又著有《佛教活論序說》。
1889年
英國學者畢爾卒。生前曾入華研究佛教,著有《中國的佛教》、《漢文佛典紀要》等。
日本政府公布“帝國憲法”,保證“信教自由”。釋雲照組織“目白十善會”,大內青巒組織“尊皇奉佛大同團”。
1890年
日本著名佛教學者村上專精著《日本佛教一貫論》。
1891年
國際佛教組織“摩诃菩提會”創設于科倫坡。
1892年
印度佛教徒在加爾各答創“佛教聖典協會”。
斯裏蘭卡佛教羅曼那派形成。
日本曹洞宗分成永平寺、總持寺兩派。
1894年
英國考石學家貝爾才整理斯裏蘭卡錫吉裏耶古宮壁畫詩。這些詩共685首,被譽爲“跳出如來佛手心”之作。
日本佛學雜志《佛教史林》創刊,由村上專精主辦。
1895年
臺灣曹洞宗大本山別院創立。
日本清澤滿之等人發起“大谷派改革運動”。
日本真言律宗獨立。
1896年(清德宗光緒二十二年)
畫僧虛谷卒。生前擅長花鳥、人物,爲“海上畫派”代表。
日本佛教各宗協會編《佛教各宗綱要》12卷刊行。
1889年(清德宗光緒二十四年)
譚嗣同卒。生前鼓吹革命,主張將儒、釋合二爲一。
中國僧人妙蓮在馬來西亞槟城建極樂寺弘佛。
日本設立大日本佛教慈善財團。
1899年
日本境野黃洋、高島米峰等組成“佛教清徒同志會”,後稱“新佛教徒同志會”。
朝鮮印行《大藏經》向各寺頒布。
1900年(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
印度畫家阿·泰戈爾弘揚阿旃陀佛教藝術,以抵禦畫壇西化之風。
英國學者缪勒卒。曾對古印度佛典整理與翻譯,彙成《東方聖書》,爲“宗教學”創始人。
道士王圓箓發現敦煌千佛洞秘密石室(藏經洞),內藏有大量魏晉唐人經卷。
俄國學者王西裏卒。生前入華考察宗教,著《東方的宗教:儒、道、佛》。
日本《新佛教》雜志創刊。
1901年
日本村上專精著《佛教統一論》,脫離僧籍。
清澤滿之倡“精神主義”,創刊《精神界》雜志。
1902年(清德宗光緒二十八年)
日本伊東忠太在華北考察古建築及雲岡石窟。
日本大谷考察隊前往新疆,在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竊取部分壁畫和文物。
日本佛教青年傳道會設立。
1904年
日本召開大日本宗教家大會。
1905年(清德宗光緒叁十一年)
德國格林韋德爾、勒科克組織探險隊進入中國,竊取克孜爾石窟、柏孜克裏克石窟的壁畫和其他文物。
日本伊藤征信創立“無我苑”,創辦《無我之愛》雜志。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新設宗教學講座,宗教學作爲大學的課程。
1906-1909年(清光緒、宣統之際)
法國伯希和入華考察中國西北石窟,盜走敦煌寫本約5000件。
英國斯坦因數次入華考察中國西北文物,並盜走敦煌寫本及其他文物數萬件。
日本大谷光瑞考察隊在中國西北考察,竊取大量佛教文物。
日本學者關野貞考察河南鞏縣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
俄國科茲洛夫考察隊在內蒙一帶盜竊文物,其中佛教文物頗多。
法國學者沙畹考察龍門、雲岡等石窟。
1908年
新加坡雙禅寺創建。
德國學者艾德卒。生前曾入華研究佛教,著《中國佛教手冊》、《佛教講演錄》等。
清光緒帝冊封十叁世達賴爲二誠順贊化西天大自在佛。
朝鮮丹宗宗務院設立。
1909年(清宣統元年)
四川烏尤寺擴建五百羅漢堂,並塑五百羅漢像。
1910年
日本禅道會(會長釋宗演、幹事鈴木大拙)的機關雜志《禅道》創刊。
朝鮮創設臨濟宗。
1911年
日本學者織田得能卒。生前曾赴泰國考察佛教,著有《織田佛教大敵典》。
朝鮮臨濟宗宗務院設立。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
天童寺敬安卒。生前曾任中華佛教總會會長,爲保護寺産而不遺余力,著有《八指頭陀詩集》等。
日本神、佛、基叁教聯合會議,決議“扶翼皇運、振興國民道德”。
日本佛書刊行會開始刊行《大日本佛教全書》(1922年完畢),由日本學者南條文雄、望月信亨等負責。
日本學者藤井宣正編《佛教辭林》刊行。
1913-1915年
英國斯坦因再度入華盜取西北地區的佛教文物。
1913年
日本河口慧海再度入西藏。
多田等觀入藏。
1914年
西藏紮什倫布寺鑄成鎏金大銅佛,用紫銅115000公斤、黃金229公斤,爲世界最大的鎏金銅佛像。
法國學者色伽蘭等考察廣元千佛崖石窟等。
俄國奧爾登再次到敦煌,劫走第283窟的壁畫和一批寫本文物。
美國學者柔克義卒。生前曾入西藏探險,著有《喇嘛之國》、《釋迦牟尼傳》等。
日本召開“全國佛教社會事業大會”。
日本佛學大學(今龍谷大學)編著《佛教大辭彙》。
日本本願寺派門主大谷光瑞辭位。
1916年
日本東京“佛教護國團”組成。
1917年
李叔同在浙江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取名演音,號弘一,笃志律宗之學。
日本藤井日達開創日本山妙法寺。
織田得能刊行《佛教大辭典》。國民文庫刊行會刊印《國譯大藏經》。
朝鮮創立佛教振興會。
1918年
日本關野貞在華北、華中、華東考察佛教藝術。
丁福保開始編印佛典弘佛,後著有《佛學大辭典》、《佛學指南》、《一切經音義提要》等。
詩僧蘇曼殊卒。生前擅長詩文藝術,鼓吹革命,20歲時入廣州長壽寺爲僧,著有《梵文典》、《蘇曼殊全集》等。
太虛在上海與章炳麟等創辦“覺社”,出版《覺社叢刊》,該刊後改名《法潮音》。
1919年
日本大藏經編纂會刊印《日本大藏經》。
1920年
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創“支那內學院”,弘揚佛學。
法國學者奧登堡卒。曾入印度研究佛教,著有《佛陀》等。
日本《國譯密教》開始刊行。
日本山畸弁榮組成“光明會”。
1921年
詩僧宗仰卒。生前支持辛亥革命,創辦“愛國女校”,主持《頻伽藏》刊行。
北京舉辦“辛酉講經會”。
日本鈴木大拙于大谷大學設東方佛教會,並創刊“EasternBuddhist”(東方佛教)雜志。
1922年
太虛創建“武昌佛學院”。
日本學者常盤大定在河北邯鄲調查南北響堂寺石窟。
英國學者李斯·戴維斯卒。曾入斯裏蘭卡研究佛教,組織“巴利文聖典學會”,著有《印度佛教》、《巴利文佛經》等。
挪威學者艾香德在華創建“差會”,研究佛教,後著有《中國的宗教:中國宗教史手冊》、《東亞敬神和默禱的類型》等。
日本設立全國佛教少年團。
1923年
日本龍谷大學野村直太郎教授著《淨土教批判》,而被大學驅逐。
日本真宗青年僧侶組成“黑衣同盟”,開展部落解放和教團改革運動。
1924年
中華佛教聯合會設立。世界佛教聯合會召開。
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創建。
日本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主持的《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
朝鮮圓佛教創立。
1925年
僧人會泉在福建廈門南普陀寺創建“閩南佛學院”。
東亞佛教徒大會在日本芝增上寺開幕。
日本久保角太郎、小谷喜美創立“大日本靈友會”。
1927年
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開設佛教學講座。
朝鮮佛教中興會設立。榆帖寺設立金剛佛教青年會。
1928年
侵入緬甸的英軍占領仰光大金塔,是年被迫撤出。
中國學者黃文弼、袁複禮等考察西北地區文物。
太虛在巴黎籌辦世界佛學苑。
朝鮮佛教視察團赴日考察。
朝鮮寺法改正,各寺設立評議員會。
1929年
太虛、圓瑛…
《佛教年表--從佛教大年表看佛教發展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