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音希聲 二、徐恒志老人書信 答保定劉建才、明慧兩位居士▪P3

  ..續本文上一頁1998年書信:

  建才仁者如見:

  來信已悉,知仁者在修心過程中,已能起用覺照,在力量上有所增強,很好,但對“不取不舍”,還不能正確掌握,今再說明如下:

  一、修法之時,心不住于妄念,而是住在印和咒上,兩耳也是聽自念之咒音,不隨妄念流轉,這就是“不取”。但雖然“不取”,而心還想“舍”掉它,這“舍”就是要想去掉妄念,或想壓住妄念,不使分別,但如石壓草,草仍要生。故骧公所說:“正坐定心,百物不思,是外道修法,這也叫無想定。”

  二、須知對妄念既已“不取”,就不著意于妄念上。既不著意于妄念上,那又何必舍它,若不取時,又要舍它,這就是“壓念”,本已息下,不流轉,又要去“舍”它,這就成頭上按頭,欲舍反留。

  叁、心念刹那生滅,修心人就在生滅處,回光返照,不令它住著,若硬壓它,不但違反“本空”,而且易出毛病。總之上座時一切不理以修定,下座時觀照此無念境界以修慧,定慧並修,不久功夫便會成片。(拙作《學佛是怎麼一回事》中觀心一節,希細細揣摩、體會,這便是觀照的善巧方便,文字不多,但很精要,可以此爲標准。)

  四、您說:“若不叫它停,便流浪而去”,實際上這“叫它停”一念,也是妄念,不理它,反能平安無事。

  五、念念在覺,不但是觀當下一念,還要把這一念化空,才叫覺。如果我們能時時空、時時覺,覺在眼前,覺在當下,就能時時解脫,時時自在。

  六、衆生本來成佛,是說礦中原來有金沙,但無始以來夾有泥沙,故叫“無始無明”。若礦中原無金沙,則就無法煉出金子來,此問題,請看拙作《論佛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作爲參考。

  某居士很熱忱,希望我到保定來,但我自忖,年齡太大,84歲的人畢竟行動不便,故來保之事,很難成爲事實,請諸仁者,給予諒解,謝謝!草複順祝

  精進不懈。

  愚 恒志 拜啓

  1998年7月23日

  

  1999年書信:

  建才仁者道鑒:

  祝在新的一年中,合府吉祥,一切平安遂順,道心堅固,妄心、執著息下,進入無住無相的空有圓融,動靜不二,隨緣自在境界,在菩提正覺道路上進一步有所進展和成就。順祝吉祥愉快!

  愚 恒志 拜啓

  1999年2月8日

  

  建才仁者慧眼:

  4月4日函敬悉,問題謹告如下:

  一、法本後“隨心陀羅尼”可隨時加修,有空就修,不限時間,此是心中心印咒以外的加修,以增助力。但最好也結手印, [手印結法略去,編者注。]但此咒印不修也可,六印已足夠了,心不集中,多有何用?

  二、明慧修二、四印又修六字明兩小時,可不必這樣,就修二、四印也可治病,尤其是二印,可治病、開慧、消業,力量很大,信心足,便有力量。修法不宜太雜,一門深入,便得定開慧。順祝安祥甯靜!

  恒志 合十

  4月19日

  

  建才仁者道鑒:

  7月8日來信收到,勿念,近諒平安吉祥。

  仁者能方便開示學人,甚好。至于在修行道路上進退定亂,常有變化是正常現象。關鍵是煩惱來時,照常處理,處理畢,就一切化空,心不留戀,逐步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即清淨心,定力足,慧力自強矣。對身執著較重即是“我執”,凡夫的通病,故要修定慧以對治。常常念起即觀,能加座修也好,但也須放下化空,境來不理,隨緣應付,心不粘著,便是化空,心空、慧開、苦除,得自在快樂。

  明慧的朋友是夙世可能做過道家功夫,故有飛升、自頂門而出的感覺(俗所謂走陽神一類),但此事容易著相著魔,目前請她修念佛法門,一切勿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自然太平無事。其實打坐修心並不妨礙,就是種子翻出時,境界現前,不去理會它,能教她修六字大明咒也很好,不必驚慌、恐怖。久久,自然平安無事。

  明慧的信未見到,人生無一不苦,總須看破無我,才能除一切苦厄,不學佛法沒有出路。近忙,故不一一。順祝隨緣自在!

  恒志 拜啓

  7月16日

  

  2000年書信:

  建才仁者:

  函及照片,均收,在此謝謝!下答所問:

  1.一切罪業,都是自己心作,心生心滅,如幻如化,但既作之後,凡夫執著前境,便感苦惱而成苦極。如能忏罪和念佛轉化,則一句彌陀,能消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念佛滅罪,實際上雖仗佛力,亦即自力,若自力不強、不相應,罪仍難消,故他力即是自力,畢竟不二。

  2.“心本無生因境有”是凡夫境界,所謂隨境流轉。“心淨則佛土淨”是佛、菩薩境界,定慧力強,則心能轉境,凡聖界限,即在此“能轉”與“不能轉”。不能轉時,念佛、念咒,求佛加持,也是妙法。

  3.學佛人雖心不分別,不起人我是非之見,但好壞是非仍了了分明,此即智慧,名自然智,體必有用故。若有定無慧,便非真定。

  4.魔趁虛而入者,必是“頑空”,自性實未證實,故遇境仍被流轉。心亂容易入魔,當知“亂”即是魔,此時若能返觀或念佛,則亂心便成覺境,魔便無迹可尋了。順祝安詳。

  恒志 合十

  11月27日

  

  2002年書信:

  建才、明慧二居士:您們好!

  來信都已收到,問題敬複如下:

  1. 受過菩薩戒吃肉、吃辛、飲酒算是犯輕戒,得輕垢罪,可在佛前至誠忏悔,後不複犯,念四句偈“我昔所造諸惡業……”,這是事忏。理上應明白“罪性本空,放下便了。”“衆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知罪性本空,罪不可得,這是大乘忏。理事並忏,衆罪消滅。

  至于“沽”酒,即賣酒與人,是十重戒之一,與飲酒不同,此戒不能開。即受菩薩戒人,決不能賣酒求利。

  2. 明慧居士過去受傷,因修心中心法而痊愈,現在重修,反而增加痛苦。由于年齡增大,老病難治,現在看來,不必再修心中心,勉強修法反而不好,可換修淨土法門。每日早晨念一小時,不用盤腿,就是平坐,但要手結彌陀定印或法界定印,兩耳聽彌陀聖號,晚上再念一小時,一天兩小時,力量很大,可以愈病消災,減少痛苦,得定開慧,往生西方,下定決心,一樣可以愈病消災,請照這實行,腰痛不必硬坐,反而增病。法無定法,要對機說法,不能呆板一成不變,要以求生西方爲主,跳出六道輪回。好嗎?

  念佛號、聽佛號就能得定開慧,心中心不是唯一法門,可以改變,莫顧慮。願力堅強決定往生。行住坐臥不離念佛,就能得定開慧。二張字幅寄上,請分用。即頌夏健。

  恒志 合十

  2002年8月5日

  

  明慧仁者慧鑒:

  來信收到。您的問題,答複如下:

  一、凡修心的人,修戒定慧,心定則神甯而氣旺,抵抗力強,外邪不易侵入,故修行可以轉變色身,有病方便調伏。

  二、修心的人,在修時往往妄念愈多,這是好的現象,因過去藏在第八識中的垢穢、雜念,都被功夫逼急而翻騰出來,所以不要怕,讓它翻,翻至徹底清淨就得定開慧了。所以越修越亂這是好事,與不修時的亂是不同的。妄念亂糟糟,來時,一心念佛,聽佛號,不理妄念,不取它,不舍它,自然息下。

  座下修心方法,以觀心,不被妄想牽著跑,不睬不理最易得力。如無法下手,則用念佛方法,一面念,一面聽,妄念自然空淨。念佛、觀心都是最善巧的法門。(觀心就是看念頭)

  天天、刻刻用功,持之以恒,必定心定慧開,滿其所願。此頌淨安。

  恒志 合十

  2002年9月26日  

  

《大音希聲 二、徐恒志老人書信 答保定劉建才、明慧兩位居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