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音希聲 二、徐恒志老人書信 答蕪湖蔔年華居士

  答蕪湖蔔年華居士

  年華仁者:

   12月28日手書收悉。近諒貴躬健康,道心純熟,一切吉祥!仁者在學法過程中,以般若爲先導,每日誦持《金剛經》,能做到一心無住,事來應付,事去不留,便能獲得實際受用。如心情開朗,便是效果。在持誦經咒過程中,妄念紛飛,這往往是進步的表現,譬如暗室打掃,塵埃飛揚,勢所必然,只要堅持修法,不取、不舍、不住、不著,自能逐步由亂而定,由動而靜,慢慢進入“寂然不動,而靈知不昩”的境界。切勿心急,亦勿放松,能念念凜覺,刻苦用功,久久自會證入光明自在。

   仁者心願廣大,發誓爲衆生離苦得樂,不惜獻身爲法,此即“真爲生死,發菩提心”;目前先得定開慧,勤奮前進,明悟自性本來面目,才能由見道而修道,化一分習氣,證一分法身。

   所問“生活在責任義務”及“大死一番”、“一切放下”的關系,前者是在家佛弟子的立身處世准則,後者是形容用功真切情況。《金剛經》說:“應無所住(一切放下)而生其心(盡職盡責)”。前者是證體,後者是起用,兩者並不矛盾,只要善巧運用,靈活掌握,用而不著,過而不留,如 仁者所說“無住于其中”,便可“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法”。仁者所說甚是,祈在實踐中前進。《般若花》(增訂本)已寄上,未知仁者已收到否?祝新年吉祥。

  恒志合十

  1997年1月4日

  

  蔔年華仁者慧鑒:

   來信已收,上次曾複信,遭郵局退回。知仁者及某老師將來滬見面,實不敢當,路途太遠了。出來時,路上請多保重、注意,人生無常,能見面暢談,也是難得。

   來信所說,能在塵勞中磨煉,很好!“化塵勞爲菩提”,全在明悟本體,自性本來清淨,一切塵勞,莫非空華幻相,不取不舍,隨緣應付,心不粘著,便得自在矣。余待面談,暫不一一。即頌 新年吉祥!

  恒志拜啓

  1998年1月13日

  

  蔔年華仁者:

   多年不曾通信,知精進用功,大願不退,不勝歡喜!祝願仁者深明世事無常,努力用功,使妄想脫離,心光普發,成就無上菩提,成就妙覺佛道。學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此頌冬健、吉祥!定慧圓明!

  恒志合十

  2003年1月8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