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音希聲 二、徐恒志老人書信 答青島金慨夫居士

  答青島金慨夫居士   

  慨夫仁者道席:

  接2月23日手書,敬悉。仁者擬再版元音上師《大手印.安心法要》,使能流通全國,廣利有情,用意至善,甚爲欽仰!茲經與上海佛學書局聯系,據告:

  1、先將樣本及委托書派人送至書局談妥封面,紙張、本數等有關事項,由書局報價,雙方議定成交。

  2、協議後約叁四個月即可交書。

  3、上報批准手續,由書局代辦。

  4、初二校對由書局負責,最後一校,由我們負責。

  上列事項學人當委托老人學生,代爲奔走商議,(因本人年邁體弱)現請仁者將山東版本寄來一冊,便于進行。(若能將成都文殊院底稿寄回更好,因此稿曾經學人過目,也有一些改正之處,若不方便,只好作罷。)  

  關于作序問題,當遵囑寫上,屆時尚祈惠正,爲荷。

  上師[元音上師,編者注]往矣,同深感慨!足見一切有爲法,皆生滅變化,不足恃也,仁者當有同感。複頌法喜無量!

  愚學人徐恒志拜啓

  2000年3月3日

  

  慨夫仁者慧眼:

  手書及《安心法要》叁冊以及山東省某同志寄來的《安心法要講義》一冊(連同勘誤表4份),均經收到,請勿錦念。

  收書以後,愚與上海某居士聯系,據她告知,此《安心法要》,現在已由臺灣某居士發心印好,並答應將于來滬時攜帶一部份,來上海,據說印數不少。她建議上海不必重複印行。愚見既然已在臺灣印好,上海就無必要再行印行,事實上目前籌款印書,也非易事(經濟問題,確較麻煩)謹此奉告,尚希慧裁。講義一冊及原稿叁冊,暫存敝處候示處理。如何?順頌光明自在!

  愚學人恒志拜啓

  2000年3月11日

   又上師[元音上師,編者注]在農曆正月初一晚8:15時圓寂。初坐在椅上,兩眼向天空看,似有所見,突然站起,後又慢慢坐下,即氣絕。絕後臉色如生,隔日某居士等弟子,聞到室內有異香,蓋菩薩一期應化事畢,去來自由也。特此訃告。

  

  慨夫仁者慈鑒:

  《大手印安心法要》爲不使重複,決定不印,慈將叁冊原稿,全部璧還,請仁者妥爲保存,愚耄耋之年,早晚無常,未可知也。尊意淳厚,謹表仰止!順祝自在!

  愚學人徐恒志拜啓

  2000年3月19日

  

  慨夫仁者慧眼:

  手書拜悉。 元音上師的《如是說》,已審閱,略有修正,請複閱。愚與老人雖屬同門兄弟,其曆年情況,卻所知不多,故“年譜”之議,有待後緣。《恒河大手印.安心法要》聞成都已出書,頃已電請胡慧鳳居士擬先寄數本給仁者,以應急需;此後山東方面不久也即將印出。請與胡居士聯系,以應普遍需要。

  賤體尚可,隨緣度日,唯函電往返較多,近較忙碌,無德無能深覺愧惶耳。順頌法喜!

  愚徐恒志拜啓

  2000年7月

  

  慨夫仁者道席:您好!

  一、仁者擬收集元音老人有關淨宗言論、著作,成爲一集,以利淨宗學人,此舉彌善。蓋元音老人所述,處處不離心地法門和禅淨不二之旨,足以振頹風、正視聽。愚常以爲明心見性是學佛之要領,不求明心見性,勢必心外取法,往往成爲外道,淨土宗亦並不例外。但此義每多不談,誤導者多,老人開示足以糾而正之。仁者爲此操心,功德洵無量矣。

  二、在收集中請注意《淨土修證心要》[此篇經徐老、金老勘定後,改名爲《淨土修證要義》,收入金老編輯的《淨宗心要》。後來此篇又有同仁對元音老人原稿略修訂後,改名《淨土指歸》,收入“心密文集”電子版,編者注]的第四、第五兩條,與經文有些出入:

  1、(第四條)“下品下生之人,須等12小劫,蓮花才能開敷。”經文是說12大劫;且《觀經》說:下品下生之人“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而《心要》說:“那麼在佛來接引往生西方時,不是已經見佛了嗎?”與《觀經》所說略有出入。

  2、第五條說:“不知這12小劫的蓮花胞胎是指邊地疑城的胎獄,不是指下品下生的西方凡聖同居土。”與《大乘無量壽經》所說,也有出入。經說:(夏蓮老會集本“邊地疑城第四十”) “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叁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此處前者是12小劫(應是大劫)後者是五百歲,也有所不同。而且所謂12大劫的花胎,是指下品下生,不是指邊地疑城( 邊地疑城,是指五百歲,常不見佛)。

  上列數點,由于老人年事已高,不可能在講述時,一一翻查經典,而且一真法界,並無時間相、空間相,時劫長短,無有定法。但世人每易執經問難,引起誤會。國外曾有人問我,可否將此兩條去掉,愚考慮此兩條若要改動,不大好改,若不改,則不足以評衆疑;並覺得兩條內容,亦無關大旨,故同意刪去,不知高見如何?順此奉聞,以供抉擇和參考。

  叁、四川省宗教文化服務中心印出《恒河大手印》後(仁者諒已見到),北京某居士來電話問我《恒河大手印》原文的出處,何人所編寫,何人所傳?愚答以只知白教貢噶大師曾傳此法,而老人所釋文中前後未發現有執筆書寫的人,某居士要求能夠查明,以利于讀者明確其來龍去脈,增加信心,未知仁者曾有這方面資料否,如有,請賜告其詳,以便轉告某居士,爲感![據考證,元音上師著《恒河大手印》原文出處主要來自貢嘎上師的《椎擊叁要訣勝法解》,這占了元音上師講法原文的大部分。還有少部分原文出自貢嘎上師的《恒河大手印講義》。編者注]順頌法喜無量!

  愚學人徐恒志拜啓

  2000年8月8日

  慨夫仁者道席:

  數示均悉。照片也收到,請釋念。有關情況,敬彙報如下:

  1、《淨土修證心要》已按照仁者之意,改爲《淨土修證要義》,以示非涵蓋全義,惟擇要予以解釋。

  2、仁者所寫《後記》很好,已全部照用。

  3、仁者所編小段文章,現以《淨宗修證語錄》名之,並在拙書序文中,說明出處。

  4、“定金”尚未提及,待後再講。目前“佛學書局”,已將全部印稿帶去安排、估價,待確定後,當再聯系。

  5、上師法相,已揀定一幀在廣場中所攝照片,面部較大,可能請書局,再放大些,在聯系中。

  6、序文複印附上,有不妥當處,祈及時電告或函告,以便修改。

  7、已向書局提出,我方准備出助印功德金1萬元,能印幾冊,就印幾冊,以便結緣。書局已提出至少加5千冊,作銷售流通。他們估計總將每冊在10元以內,核算後再聯系,因年內計劃已滿,本將列入明年計劃,我要求能在年內出版,以滿同仁之願,正爭取中。(他們初步同意)

  8、所印爲照來樣32開本,即一般書籍的大小,因不厚,再大並無必要。

  9、封面除愚題簽《淨宗心要》外,擬加蓮花圖案,以資莊嚴,花爲白底黃蕊、紅點,書名也擬紅色,以資醒目,待今後看實樣再改正。

  10、此次將文章編排、選錄、打印、校對,仁者煞費苦心,版權頁“責任編輯”之名,仁者實至名歸,當之無愧,愚略盡綿薄,亦是應做義務,不足道也。(封面寫“編輯”,版權頁寫“責任編輯”)

   以上各點,未知當否?如有修改,請及時函告,以便照辦,爲盼!敬頌

  法喜無量! (助印功德芳名,另有一面,請列一名單,以便印刋。)

  愚恒志拜啓

  2000年9月1日

  

  慨夫仁者慧鑒:

  手書拜悉。關于傳法之事,愚已停止傳法。一因年老力憊,力不勝任,二因目前“某功”仍很猖獗,鬥爭仍很劇烈,心中心法雖是正法,但甚易引起誤會,請轉告道友,並表歉疚。

  其實一切佛法,無非善巧方便,利樂群生,無有定法可說。六字大明咒,亦是叁密相應的無相法門,若能得其要領,于一念化空,妄想脫落時,卻不同木石,了了分明,回光薦取,當下認清即是本地風光,即能悟在當下,慶快平生。即使修心中心一、二千座,仍不明悟者比比皆是,實知修而不知悟之失也。仁者悲心懇切,請方便開導之。若定力不足,保任力弱,則仍需修六字大明咒,以增強定力,或念四字彌陀名號,手結法界定印,口念耳聽,萬緣放下,也易得定開慧,而往生淨土,實修心之要領。管見如此,質之高明,以爲如何?複頌法喜。

  愚朽恒志拜上

  11月2日

  

  明仁、如倆仁者慧鑒:

  5月15日手書敬悉。承訊各點,謹複如下:

  一、知仁者修法之後,定境大有進步,足見認真用功,水到渠成。至于起用返照察覺時,常有失控和忘卻,此是觀照功夫當不純熟,故時進時退,此乃必有之過程。隨著回光返照力量的進步和熟練,自可察覺(照力)在前,起忘在後。再進一步便逐步趨向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界中,至此便能隨緣自在,心無系轉。至于遇習深力強者,每覺“轉了不動”。其實,仁者不必著意于轉,只是不取不舍,亦即一切不理,自然逐步消釋,因妄念本空,正不必著意對治,一著意,正如頭上安頭,忘上加忘。知妄念本空,一味不理,正是做息忘功夫。忘息則真顯,正是“轉識成智”。

  二、上座持咒,只一心顧到念咒,注意聽此無聲之聲,不理其他,亦不必用“觀”。若用“觀”則心念分散,不能集中,若此修法,恐反而難歸正宗,宜依法修持爲妥。(禅宗參究或觀心是另一種修法,與無相密不同。)

  叁、所謂追頂念是一句頂著一句,綿綿密密,使妄念不易插入。速度不一定加快,只要句句頂著,相繼不斷即可。

  四、至于重音依次變動問題,注意重音,目的仍在“攝心”,若覺有效,不妨試行,總之用也可,不用也可,此乃一時之方便而已。

  我們凡夫多生習染,非一時可盡,但必先悟此不生滅之自性,然後悟後起修,掃一分習氣,證一分法性。否則習染難除,進一退九。如慮人命短促,恐未能在生死中作得主,也可效古來大德之禅淨雙修——于明悟本體後,再信願…

《大音希聲 二、徐恒志老人書信 答青島金慨夫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