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條答如後:
一、未能透過著清閑的關。關于此點只要執著清閑亦是病,不去著它,目下雖不能一時除盡,但努力做去,久久自能相應,正不必急在一時。如不知是病,以爲清妙,則曰守幽閑墮入迷網矣。昔藥山坐石次,其師石頭問曰:你做什麼?藥山曰:什麼也不爲。頭曰:什麼也不爲,莫非閑坐麼?山曰:閑坐即爲也。頭曰:如是,如是。你看他父子對語,可見落在清閑處,即非是矣。
二、記憶力忽好忽差。此用功人未翻身之通病,等你死後複蘇,即無此病矣。
叁、講課緊張心跳。
1、未習慣。
2、愛面子,恐怕講得不好。
3、背包袱上陣,有此數端,焉有不心跳之理。此皆著相,心未空盡之病。你但一切放下,如入無人之境,無講與聽講者,則心平氣和,妙義油然而生矣。
4、打坐昏沈,如睡著即無用。如似睡非睡,內裏仍了了分明,乃昏定。此時不用提持,如投石水中,任其一沈到底,則豁然開朗,一提反而壞事。日間事務多,打坐不得力,乃定功不夠也,所以要做事時,不作做事想,心空無住也。
5、“外境來時,感覺靈敏,念起即覺,但想去卻難。”此語矛盾。果能念起即覺,還要去個什麼?《圓覺經》雲:“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既然妄念起時,已經覺了,妄念即化于無形,根本無有東西了。還要除個什麼。如果說,妄念起時,雖已知道,但還在頭腦內盤旋不去,即你根本未覺,還是著在相上。那就要痛下禅錘,打死這著境的妄心。你如用“忘”字得法,大可用之。
6、授課應該備課,但不要執著。穿衣吃飯,無取無舍,一種平懷自盡,即是大道。遇不平不常處,凜覺而化之。此等功夫,原不是一蹴能就的,須經千錘百煉的。你還年輕,只努力向這個目標奮鬥過去,自有水到渠成之日,望你好自努力。去香港事,現正申請辦理中。不多說了,祝你自強不息。
中丁
11月8日
1992年
智明:
7月19日即返溫,爲何不多住些時?桂林一切情況還符理想否?來信講“此次經曆大有進步,超越了許多心理上的挂礙,于諸事緣上自在多了。”本來一切障礙,俱爲“有心”,心若空淨,即無挂礙,修法悟道,即爲空卻此“心”,不在得神通玄妙也。
今之學道者,都在求神通玄妙而不知空心,以致走人歧途,實可悲也。心不空淨,即或發神通,非但不得自在,而且多一層障礙,于學佛有損無益,是又不可不知也。
初一去河北,對諸禅者,隨宜談話。當說禅者說禅,當談密者談密,不必拘于一格,因法無定法,因人而異,我爲法王,于法自在,而不爲境與人所障也。
柯迪平夏季擬來溫,現在已到否?
②心地法門是誕生王子,先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然後立定腳跟,勤除舊習,不爲任何邪說動搖,將來一定成佛。若用法修什麼神通,即是外圍功勳位,任你怎麼功勳高大,也只不過封王封侯,不能爲帝(成佛)。暫時神通未發,心裏不要自屈,以爲不如人家而萎萎縮縮,要堂堂正正地稱性而談,因人而異地隨宜施教。
智明仁者:
來函悉。冬季打七是最好的時機,你能抓緊時機邀約同仁打二個七是再好沒有了。七後除你有相當收獲外,文翔怎樣,有點進步嗎?希望他也象阿國一樣,沒有空入寶山一次。另有二姐妹擬來滬灌頂受法,我看不必了。因爲我日內須赴無錫一次,不在上海。她們遠道而來空跑一次,豈不徒勞往返?還是由你代傳,較爲適宜。如你實在不願代傳,可請阿國或祥春代傳。她們擬在白雲寺側造閉關房一事,請代向她們婉言謝辭,不要大興土木,爲我造房,耗費錢財,還是節約,用功修行爲要。
《碧岩錄》如照磁帶所講原樣抄錄,很不成文,須整理後,重新寫作,方象著作。因爲講話時,很多重複,而且有第一次講得不甚合意,第二次重新複講之處,如照樣寫出來,豈不成了小學生的作文?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關于《圓覺經抉隱》之事,上海請與小鮑聯系,杭州請與黃洪章聯系,我就不過問此事了。《論明心見性》一書隨你怎樣安排,我也不過問了。
大概在無錫過了春節再回上海。因無錫很多學生一再催我前去,至今未能成行,此次去了,不多住些時是無法回來的。
祥春、阿國、贻芳、學海、金龍等還有你家嶽父、某某,均請代爲問好!祝你光明自在。
中丁
12月6日
智明仁者:
爲人師表確實不易,既欲任勞任怨,又須受各方面的排擠、嫉妒,但這是好事,不這樣,怎麼能把自己的習氣鍛練光!所以在度衆生的過程中,才能了塵沙惑,不是靜坐不動能夠辦到的。經雲:“依于衆生方能成佛。”良有以也。
你不要灰心,古人聞過則喜,知有所改進也。各方來言,仔細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則德日進,道日增矣。你的事我並未對別人講,此次金龍來信提到你,我將所聽到的溫州同仁和我講你的話,歸納爲叁點,回信告訴金龍,金龍是你的好友,我想他會告訴你的,這就起了間接規勸的作用,並非任豪告訴人的。
某某的事,不值一談。他本來執神通,後來信否定神通與氣功,我因之鼓勵他有正見,將來證勝果,並無誇耀他之處,他用什麼向人炫耀呢?
匆複,祝你全家康壽。
鍾鼎
5月31日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溫州宋智明居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