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時放棄不坐實是大錯,以後遇此情況,須耐住性,繼續坐下去。七識一死,大好風光就呈現眼前了。
②可以在自己房內打七,不須要什麼儀式,因爲這是無相密。
③上座有時舒適輕松,有時煩躁不安,這是功夫未落堂的必然現象。因識心未死透,不無反動,所以有或上或下的情況。總之,你須好亦不喜,壞亦不憂,自管心無所住地坐下去。等你心真空淨時,自然安適受用,無憂無惱了。
④“萬物本自閑,惟人自擾!”又道:“是法住法位,各不相涉!”一切事物本不幹擾我們,都是我們自己妄心亂動,取境著相,才煩惱重重。你看電視時,心一空,就不爲境擾,這時你的身心就和電視不相幹涉了。所以教你們時時要覺照,就是這個意思。你現在會用了,我很欣慰!還要加功,做到任何時、處都一樣,不爲境擾。而後覺照亦不要,仍然心空如洗,空亦不可得,方可放手。
阿國廠既未生産電鍋,就不再搞,以免使他爲難。我現在暫遷居上海西藏北路96號叁樓,請轉告溫州同仁,以後來信,請寄該處。香港之事,尚未約妥。不久,恐尚要遷居,如地方大,我寫信通知你來上海打七。祝你順利
中丁
10月12日
又,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這是什麼?就是你要追尋的佛性!
教你用心觀照,就是保護這了了分明的靈覺,不讓它沾染塵境。才有所重,便成窠臼了也。望你善自用心!
某某仁者:
好久未和你通信,非常記念你,今天看到你從溫州的來信,知道你到江西,因出門做工夫時有間斷。這是你把做工夫看成定式了,以爲在座上結印、持咒才叫做工夫,下座走路、做事就不是做工夫了。這是大錯!須知真正做工夫,是在座下日常動用中。我們應緣接物,在緊張、紛忙中,盡管身、手、頭、目等均勞而心不動搖,不隨物轉,只了了應付,無得無失,無嗔無愛,鎮日心中空蕩蕩的,才是真做工夫。偶一失照,心中有物,即是間斷;否則不名間斷。等到工夫圓熟,還要掃除悟迹,掀翻窠臼,無悟、無得;無佛、無衆生。一切不有而妙用無窮;一切不得而神通無量,這才是廣大無邊,甚深玄妙叁昧。
我們做工夫就是先從悟自本心,見自本性下手,然後綿密觀照,不使心中存一毫法見、物見、佛見,整日空蕩無依,隨緣穿衣吃飯,把曆劫所養習氣消磨盡竟,自然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無有余剩,正不須修什麼虹光法。這個虹光法修得不好,即心未空盡時,非但身不能化光;還要出偏差,眼睛還會瞎。你們都有白內障,修光更易使白內障深化而導致眼瞎。所以我勸你們還是依照禅宗的修法,用開悟、保任而圓證的進修方法較爲穩妥。
你說做功時沒有什麼感覺,總覺平靜、平淡,這是最好的感覺。因爲一有什麼玄妙的境界,都是你心中的幻想。要一點境界也沒有,從而忽地一聲將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化空。正與麼時而靈覺了了,無能知所知,無能思所思,才是你的本來面目。
你又說,做功夫不能打成一片,這是你功夫未圓熟所致。只要在一切境界中不斷地鍛煉下去,不久自會水到渠成。你現在功夫已有相當基礎,再精勤修煉下去,我想不久你就會桶底脫落了。望你好自爲之!
即祝安好躍進。
中丁
8月30日
九月份我將遷居五角場黑山路8弄1號505室,來信請寄該處
某某仁者:
來信收到。爾等每星期在同修家聚會一次,互相切磋,督促前進;尤當盛夏,仍能不辍修持,確甚難能可貴。
一切境界,本自虛幻無有,皆吾人妄心蠢動而蘊集顯現,心若不動則幻境自消。故古人謂爲“妄念消盡幻身融”,誠不巫也。仁者正念提起時,則妄心不動,妄心不動則妄境自消。故一切人物皆呆滯不動;反是,妄心一生,則一切妄境又複生起矣。此時若更正,念亦脫。即無所謂正念、妄念,皆不可得。則一切物境,影子亦不可得矣(即連呆滯的塵影亦不可得)。望同仁努力前進,勤于覺察觀照,則到家之日不遠矣。
一切大乘經都可閱讀,如你手邊有《圓覺經》、《心經》、《金剛經》、《楞嚴經》、《楞伽經》、《法華經》、《華嚴經》以及上次所講《六祖壇經》等,都是修法必讀之經,可以一一參詳。
打七後修定印,即上次所傳之方便定印:以右大指捏右指頭,放在左手掌上。
國慶節來滬,可住在某某家,她家地方大,當不成問題。不過,你先要和她聯系一下。我有了房子,馬上通知你,就毋庸顧慮了。不多說了,祝你合府康吉,同仁均好!
中丁
8月16日
某某仁者:
承熱情相招,不甚銘感!茲因拆遷屋動遷,另配新居,不能離開故,不克分身來溫,有負雅望,曷勝歉憾!俟遷居定當,色身能荷跋涉之勞時,當來府打擾,與諸同仁共探法海玄奧。
來函所問二點,茲分答如下:
一、確是生理變化。
二、“心空境隱”,一切境界本自空寂,只因妄心攀緣,乃生種種幻相,及至緣心息滅,幻境亦自息滅。所以當你上山,心空無住時,山色樹林都一起消殒無余;但當幻境息滅時,“覺性了了,非如木石”。即《圓覺經》所說:“幻滅滅己,非幻不滅”之證境也。仁者于此見到,當善自保護,時時心空,勿隨境走。遇有念起,即便斬斷,不令相續,如斯精勤長養,不數年即圓熟矣。閉關,一要心空意閑,不然,要悶氣難耐的;二要有清靜關房;叁要有道糧;四要有護關者;五要有導師。功效是可以早日打成一片。
另有一信,請轉交智明,謝謝!
順祝光明自在。
中丁
1991年 4月2日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溫州金龍居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