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崔博居士

  答崔博居士

  尊敬的元音長老尊師:

  謹向您誠虔頂禮叩問福安。

  弟子始學禅宗,讀《金剛經》、《壇經》、《達摩四論》、五祖及黃檗禅師、大珠禅師書,又讀臺灣安祥禅集,味同食蜜,觀心已近六年,此心漸臻清淨,大的煩惱挂礙,如男女相、生死關、外緣、嗜欲,心漸澄清,夢境大減,或長期至無面色光明(或常人變化)身體極少疾病,心甚安,寡求欲,怡然歲月,但還有惑:如念處經之四念處,弟子以爲與禅宗叁無應是一理,這對不對?此一。

  (二)“心空及弟歸”與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元音上師批語:有時真已無念,是否可以。】“但于心上不置一物”、“于心無事、于事無心 ”,是否一理?“歇即菩提”等是否同歸無念,弟子在觀心中,據說有念即無念,只在念念自知,是否:“即念離念,即相離相”呢?而離念、相時,仍守本真心,歸于寂與虛否?【元音上師批語:無念不是死在那裏一念不生,而是念起不住,像未曾起過一念一樣,更不住在一念不生處。】

  (叁)曆來禅宗祖師,在參話頭中,如“念佛是誰”、“拖死屍者是誰”、“穿衣、吃飯、屙屎、放尿、拖死屍走,五者不能代替”,當下學者頓悟,直不再疑。又請益者:經雲:“若作見聞覺知,即是見聞覺知”,“諸相非相,契于見聞”,若黜“覺知”二字,是否有背了了覺之之義!心失所主,而亡覺照及虛 之義不?敬求明示。

   尊師在書中對“本來面目”、“本地風光”的佑啓後人、多方直指、婆心慈憫,惟恐學人不徹,嗟歎自參話頭至今、轉彎抹角,久參難明,弟子在您老諄諄教誨之下,比前大呈猛省,感激淚淋, 曆代祖師未如此教明白的,大都是語忌十成,深恐自塞悟門。請問知道我身內的自我天君、盡是他作主,連揚眉瞬目、運水搬柴、朝朝共佛臥、爾後就黜聖去智、淨意泯誠、誠敬供奉這座自性如來,行不行呢?會不會影響將來桶底脫落?或者現在在知道之下,算不算認識了本來呢?【元音上師批語:照來信所說,你只懂了一些道理,實未真悟,還須好好打坐,真是理事圓融,事上毫未阻礙,透得過,即或殺頭也不皺眉。】還是繼續著意“叁無”,不問以後悟與不悟,那所言保任該自何時開始,不會失去機緣呢?【元音上師批語:你這問真自相矛盾,要悟當下悟,爲什麼將來?你真悟來,當下即桶底脫落,要有什麼影響?】

  以前一段時間,重點是二六時中觀心,附帶念一句佛號,是對自心本來佛念的,也未發願求什麼,更未回向,人問:是否求生淨土,我無以對。自從讀劉洙源老居士著《佛法要領》以後,他老認爲,觀心即發菩提心,謂有不可思議功德,與念佛同。而觀心中又有時不記得念佛,連自己舉止,家人說我常似老年癡呆【元音上師批語:這句話我都看不懂】。以後專業觀心,遂停止佛號,不知要得否得,今年68歲了,確實用了功,也確實總無坐脫身心,大地平沈的現象,僅僅落得心安而已。怎麼辦呢?【元音上師批語:你觀心未成就,還須念佛求生西方爲妙。觀心成就也就是身心世界一齊化空,虛空粉碎 。念佛念到最後,也能如是。真成功時,尚須習氣消盡,才可不去西方極樂世界,而與衆生同居,以度衆生,不到究竟地不可妄自稱大,以免莽莽蕩蕩,遭殃禍。】

  以上各情懇求 尊師爲弟子解惑,不知能垂憐賜教否?春節只數日,用虔誠的向您拜年,還向各位大師兄姐拜年。

  湖南弟子 崔博謹叩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