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叩頌法安!拜問上師:今修法時念四皈依、祈禱文及持咒時皆自然模仿師尊大人之發音。但也心念耳聞。自得法以來一直如此,今忽發覺,似自己著相之感。
【元音上師批語:不要生此妄念,須知修法皆是有爲,即有住執,但要無住、無爲,須先將妄心製于一處而後才能將所住、所爲化去。】
但密宗重師承,恭敬上師。過去曾有同修言:持咒盡量模仿上師之音韻、神調,便無形中能得上師之加持力,以速消業障,令身心安定。而我們心密屬無相密乘,是否對此也有要求呢?拜啓師尊大人慈悲。
【元音上師批語:可以如此,也可以不如此。總之,須專心致志的修持才能相應,持咒音准感應力大而神速。】
師公王骧陸大居士也曾在《乙亥講演錄》中開示:“持咒以音准爲第一義,凡求一咒,念至半熟時,再請灌頂師校正音韻,字句中有重輕、段落、連斷等法,必一一參究,不獨音似,並得神似,熟則成自然矣。”這“不獨音似,並得神似”是否就是要求盡量持誦得如傳法師(上師)的音聲、調、韻呢?
【元音上師批語:神似者,心空無住自然而發之意境也。】
弟子慧淺,唯恐有著上師之相,向外馳求,恐種下不良之因,故拜啓師尊大人慈悲接引明示示人。若弟子之過,愚定悔改精進!
【元音上師批語:你只一無所求,自然中的,一有求得,則于道遠矣。】
離師尊大人較遠,弟子以後盡量尋機會再拜見師父一面,以釋解消除諸疑,精進向道!
【元音上師批語:不消來滬,以免跋涉之勞,有疑來信詢問可也。】
最後再順便拜祈師父鑒正一下持“慈氏咒”結印方法:兩手合掌,右手手指押左手手指對交叉,兩拇指並齊貼在右手食指上,合腕成印。圖示:(略) 持誦十五分鍾“慈氏咒”約五十遍左右。出聲微聲念。
【元音上師批語:不獨合腕,同時兩手手指向下彎轉合抱成拳樣。】
叩頌上師:法安吉祥!常住世間!
弟子 金明 九頂禮
1996年1月22日晚
上師慈尊賜鑒:叩頌法安吉祥!
保定諸弟子:某某、某某給師尊大人拜年!拜願上師常住世間、救度衆生!保定諸學人自上師親授心密大法以來,均堅持修法,並深感大法之殊勝!【元音上師批語:那是你們的善根、福德。】
現將諸學人修法中之疑問,拜呈上師閑暇慈悲賜示:
1、某居士修座中昏沈障較重,至今尚未排除,拜問對治之方便:
【元音上師批語:夜晚打坐易昏沈,可改爲早晨打坐。如再昏沈,則睜開雙目出聲持咒,睡魔即可驅除。】
2、某居士有二問:一則,修法入座約40分鍾後,右背痛,且口裏連續打嗝,打嗝時反應較大,影響到連續持咒。拜啓上師賜對治之法:【元音上師批語:右背(臂)痛,是氣脈不通,通後即愈。打嗝是排除廢氣,使身體內部清淨,這是好事,不用醫治。】
二則,某居士的老伴一直修“六字大明咒法”每座均一小時之多,拜問修座之余可否持誦“慈氏咒”每日49遍?
【元音上師批語:可以持誦,也可以持往生廣咒。】
3、有學人持“往生廣咒”,但不知有無手印,拜問上師慈示,並可方便信函傳授結印方法否?
【元音上師批語:此咒可結法界定印。即右手安左手上,二大指頭相對即成。】
4.依上師上函中指示慈鑒,“慈氏咒”結印方法是否如圖:(略)
【元音上師批語:對!】
5.弟子拜問上師慈示:
A.“了了分明”是否是指這空空然無念的而又非木石無知,而是知覺了然?
【元音上師批語:對!】
B.“安住保護”是否將此無念而知覺了然的靈明寂寂光景,常常在人事逢緣之境中相應相印,守之護之?或者才有念起,貪嗔習起,迅速回光轉而空之,與這空性相印呢?
【元音上師批語:對!在應緣接物時,只有當事的一念,無有第二念,做後毫無留戀,如未做過一樣。】
C.若在聞聲時,反聞——聞聲者誰?有時似乎近似無念而空然但有知覺的光景,但轉而又失,是否要承當第一?如何承當?(但爲何有時這樣反聞久了,會有火氣上來,反而不安)。
【元音上師批語:問聞聲者是誰?是在未悟時用。如已悟這能聞聲者即自己主人公,即不須問,但保護他不住聲即得,更不須起念承當,起念承當則是頭上安頭了。】
D.反聞時,雖覺無念而空然,但軀殼病痛絲絲顯出,或此無念境相不那麼朗清,該如何再進一步打破妄幻?!
【元音上師批語:這知痛的即是主人公,知痛的主人公自己不痛,但看著這疼痛的幻軀,即無事矣。】
弟子離師父較遠,摸象之說又恐弄幻捉影,以免錯上加錯,因此還是決心努力修持“心密”大法,水到渠成時,自然洞然明白吧?
【元音上師批語:對極了!】
師父啊,我們感到遇上師之法緣殊勝,借此殊勝因緣之機會,拜啓師尊大人閑暇方便爲我們保定數位弟子慈悲開示:叩頌上師慈尊法安吉祥、常住世間、救度衆生!
弟子金明 九頂禮
1996年2月23日
上師慈尊賜鑒:
叩頌法安吉祥!恕弟子愚笨:要歸無所得,一切皆了不可得。但是這空空然而有覺知的光景,不是還有此在嗎?但若將此掃光,豈不斷滅了?【元音上師批語:不是將此靈覺掃光,而是不住此靈覺。以不住故,即無能覺與所覺,故歸無所得也。】
而要保護它,守著它,似乎又有所住著,又有個得處。弟子惑然無知了。弟子恭敬拜啓師尊大人閑暇間慈示:
【元音上師批語:保護者,是你于覺外更著境也。如不著境,不生妄念,何用保護?!所以要到功夫圓熟,任何事境都無住執,即須忘記保,更不可守住他。非但不守住他,連不守之心亦無有,有什麼得處呢?】
師父啊,象我這樣總給您寫信請求指示,是否占用您很多時間,可我又想不出其它再好的法子解決這些疑問。弟子深感慚愧。叩頌 上師慈尊法安吉祥。【元音上師批語:有疑即問,不必愧汗。當爲你解答。】【元音上師批語:保定有很多人學佛,你們可召集在一起,時常開一個討論會,以互相促進。】
弟子金明 頂禮
1996年3月3日
上師慈尊賜鑒:叩頌法安吉祥!
昔有同修相議:修座中如何防止禅病一事。弟子智慧淺薄,雖知我們“心密”大法乃殊勝密法,修時只要一切放下,心念耳聞,勿急于求成,假以時日,佛力、自力,叁密加持,自會水到渠成!然修法中如何防治禅病一事,不甚了然。故不能圓滿明辨。
【元音上師批語:有什麼禅病?只要見一切勝境、惡境均不理睬,只顧持咒,將其化空即無妨礙。亦不要求入定、開悟,更不求發神通,自無禅病。其他一切生理、心理變化均循其自然。勿自作主張,用意引發,或壓製。】
曾聞舊時有修其他如止觀、參修等法門學人由于用功急猛,或用功方法不當等導致發狂、吐血等病。《影塵回憶錄》(倓虛大師述)中也講到一位青年比丘炎夏整日閉門修座而致後來吐血大病,又無法再調治平和等。
【元音上師批語:發狂是先著勝境後變爲惡境所致;吐血是背靠椅靠、牆壁和用功過猛、火氣上升所致。】
而我們“心密”大法,修中如何防止此類偏差呢?我想:“心密”大法一則有佛力加倍,甚爲殊勝、穩妥;二則,只要按要求修法,勿急勿怠,“心念耳聞”,一切放下,自然得叁密加持,水到渠成,平平坦坦!拜求師尊大人慈愍。
【元音上師批語:是呀,修法須勿急勿緩,穩步前進,但到相當時、須加功打坐,不可總是老樣子疲疲怠怠地修而不奮力精進,所以修過百座後,時間精力允許,即須打七或坐九座,以資圓成正果。】
但有同修趁數日假期之機,每日加修延長4小時或6小時。日修4小時一座和2小時的一座共6小時。自覺很好。這可以說是精進嗎
師父?【元音上師批語:對!】
但我自己還是把握著“勿急勿怠、恒一進修“的原則。是否也應有時間多加座進功呢?拜啓上師慈尊慈悲弟子。【元音上師批語:上面說了,修過百座,時間和精力允許,即可加座修持。】
不過,“沒有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如果放不下這四大假和之幻軀,亦實在可憐!
【元音上師批語:既然有此感受,即應加功打坐。但不可懷速入定、開悟、與發通之心。只如平常無事一樣修去,即無妨矣。】
願我早日成就,能爲師父分擔一點利益衆生的責任!
<…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保定胡金明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