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牧牛老人(魏鴻勳老居士)
[牧牛老人,即魏鴻勳老居士,編者注]
鴻勳仁者:
一年容易,又屆春節,年齡的帽子又加上一重。我們的幻化生命就又短一截了。這在變老看來是不容歡樂的,但在我們修行的人看來是無憂無慮的,因爲我們根本無有生死,在此世界、他世界頭出頭沒,不過是幻化遊戲而已。
承你惠顧,又寄來100元爲我過春節,謝謝!祝你一切順遂,康樂迪吉!
中丁
1990年1月20日
請開示:
1、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如何配欲界、色界、無色界?考佛學詞典,識食——四食之一,地獄之衆生,及無色界之諸天等,皆無段食等之叁食,只以識持體,故名識食。地獄之衆生,與無色界之諸天,混在一起,是否有錯。
【元音上師批語:欲界諸天有段食,色界諸天乃思食,無色界諸天爲識食。】
2、報身說法,說真不說假,請舉實例,或詳爲說明。
【元音上師批語:報身說法者,非口說法,而以放光爲說法也。以有言說,皆無實意。總言之,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而以法身不說爲說,爲真說也。】
3、心經裏“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無明,已破爲無明”,“亦無無明盡,連無無明也不立”這二句應該已到最高佛位,怎麼歸納在十二因緣內。【元音上師批語:說無無明盡者,正是掃其悟迹,去其法執,歸于無所得而入大乘佛位也。】
下面劃有的辭句請師父指點
平展商量
本分(本來面目)草料【元音上師批語:這是比仿所有之開示都無實義,爲喂牛馬之草料,要從自己的胸襟中流露出來,方爲真實。】
敬白參圓【元音上師批語:玄】人,光陰莫虛度 【元音上師批語:乃參禅用功之人也】
應院不爲(貝+親)【元音上師批語:此字不識,查辭海,康熙字典均無此字】施,無用經忏
雪窦頌:琉璃古殿照明月,忍俊韓裏【元音上師批語:盧】空上階。【元音上師批語:乃獵狗也。】
豁達空,撥因果(是否著空【元音上師批語:是。不知妙有】。撥因果:是否不落因果同義,或不認爲有因果。【編者注:師用紅筆畫線畫掉了。】
薦得,薦取。(是否“見”或“識”的意思)【編者注:師畫√。】
不拘徑【元音上師批語:經】行坐臥,靜閑鬧忙【元音上師批語:乃繞佛跑香也。】
提斯(提起精神念佛)【元音上師批語:師在括號字上面打叉】【乃提起精神參話頭,從而撕破疑團,得見本來也!】
放光動地【元音上師批語:大地震動】
須其撩天鼻【元音上師批語:比喻出格大丈夫,所謂氣貫牛鬥。】
當【元音上師批語:向】上一句,又作麼生說呢?(現代語怎麼說法!)【√】
《楞伽心玄義》“明義分齊者,先義有文,義者,然此經中,義理浩瀚,撮其機要,略顯十門。【元音上師批語:分者分疏,齊者齊于玄理,即與佛所說的經文的玄義,無有違背之處。】
1990年3月7日
求師父開示下列文句:
1、抱定一句話頭,朝參夕究,腳跟點地,步步踏實,直叫鐵樹開花,冷灰爆豆,始信宗門中,有奇特事在。雖然如此,須具通方手段,始能定界外乾坤,要有作家眼目。
通方手段?【元音上師批語:一、通宗通教。二、識諸方俊施門庭之妙要 。叁、識各方來參者之根器。四、隨宜教以相應參究之話頭。】
2、風雲觀世態,水月證禅心。法身千嶂月,聞性一聲鍾。
千嶂月?【元音上師批語:法身宛如一輪朗月,普照群山也。】
3、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問梅花月,春在枝頭已十分。
梅花月,月是什麼意思?【元音上師批語:表自性,不要去尋找,夜夜都在照梅花,即表本來現成之意,一尋即不可得也。】
4、妄心有處所,真心無處所。
我認爲妄心無處所,真心有處所。【元音上師批語:不對!妄心執境,故有處所,真心無物,無所不在,故無處所。】緣起性空,其中找不到一個單獨長存的我。開智慧,識得本來面目,真心曆曆分明。請師父印可!【元音上師批語:對!緣起性空,乃指一切事物皆虛幻不實,而非無假相也。】
5、不即不離。
《漢語字典》:不親近亦不遠離。即與接,是否同義字?寫不接不離,有什麼兩樣。【元音上師批語:不同。“即”意“是”,而接乃“合”和“觸”,故不同。】
6、空腹高心。
空腹:指沒有真才實學。高心:貢高傲慢。【元音上師批語:對!】
7、地大等于虛空。
是否下列意義,解釋地大等於虛空:一見一聞觸境遇緣,逼斷心路,直得虛空粉碎,大地平沈,物我同消,一法不立。目前如大圓境中所現森羅萬象,了無一物。【元音上師批語:可以】
⑧(公案)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答,庭前柏樹子。
愚意,換句話說:“看到庭前柏樹子的是誰?(西來意)”
【元音上師批語:非也,一切事物皆我精明。故雲: 會萬物歸自己者,其唯聖人乎?心外無物,物外無心,性相融通。】
⑨五臺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問臺山路向何處去。婆子雲,蓦直去。僧才行叁五步。婆雲,好個師僧又憑麼去。後有僧舉似趙州。州雲,待我去勘過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問,婆亦如其答。州還,謂衆雲,臺山婆子,我勘破了。
【元音上師批語:“蓦直去!”衆僧不識婆子言外意,執在行路上,故婆雲:好個師僧恁麼去了,其實婆子意在,“能說能聞能指的心性蓦直無曲也”,趙州知其意,故問之,婆亦如是答,不識問意,故趙州雲婆爲我勘破了也。】
10、識的分位
【本是一精明,分爲六和合。即在眼爲眼識,在耳爲耳識,余類推。】
11、眼處聞聲【元音上師批語:始得知】
是否一心不亂,六根歸一?想極情忘眼豁開。【元音上師批語:對!六根互用是其一;其二大音希聲,無聲之聲乃真聲,無聞之聞乃真聞也。】
12、憨山大師
生死晝夜,水流華謝,今日乃信,鼻孔向下。
【元音上師批語:今日乃明本分事也。昔日爲生死晝夜,水流花謝等夢幻事所迷,今日幸何如之,親證本來面目,不費絲毫力,即是目前的自然景物也。】
【元音上師批語:本分事,本來如此,無有絲毫奇特,不用費心力探索尋覓。故只須一切放下,愈用力愈不是,越輕松越好也。】
13、百什碎上堂:上不見天,下不見地,逼塞虛空,無處回避,爲君明破即不中,且向南山看鼈鼻?(說似一物則不中,喻爲南山是無鼈的)
【元音上師批語:能看者是誰?南山鼈鼻又是誰?非君之本來精明而何?】
且向南山看鼈鼻?這句裏有能看所看。【元音上師批語:非也!鼈鼻乃指佛性也,任何妄想、顛倒、執著、名相到這是一切皆喪,無立足地也。】
(公案)一口吸盡江西水。
【元音上師批語:乃泯卻名相也。】
南泉斬貓(公案)
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南泉見之,提起貓兒曰: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衆無對。泉斬貓兒爲兩斷。
【元音上師批語:此則公案即世人迷于色相,貪取執著而起爭端也。南泉禅師爲示實相,平息爭端,故教二堂道取,破迷情,去執著,以示本分鉗錘。其實並不難道,只學一聲貓叫,或出衆禮拜,即救得貓兒也。】
南泉水牯牛(公案)
趙州問南泉曰:知有的人死後向什麼處去。泉雲:山前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趙州雲:謝師示誨。泉雲:昨夜叁更月當前。
【元音上師批語:死後向何處去,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修心的人都擬向西方淨土去,或兜率天去,這是修心未了的人的去處,真正生死了脫,六道輪回就是涅槃,牛胎馬腹即是淨土。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色相,不問淨穢,都是真心的妙用。凡夫執相,取東取西,如水中撈月,空勞碌一場。趙州、南泉大解脫人,故能向異類中行而遊戲叁昧也。至雲:昨夜叁更月當前,乃夜深人靜——即妄念消融時,真心即現前。又月無偏私,普照萬物,人人俱在月光朗照之中,即示佛性平等,你不用禮謝。又真悟心人,無有去處,今雲:作一頭水牛去,已落圏饋。州雲:謝師示誨!乃州示南泉語中有刺,不是好意。泉雲:昨夜叁更月當前,乃你來謝我,你也有落處,如月之普照,你亦有份。】
南泉白牯(公案)
南泉示衆生雲:叁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
【元音上師批語:初悟人見自本性!識自本心,爲知有。有者,爲知有妙有真心也。但功夫不能即此爲止,應上上升進,不能著在真心上,應將此知有之心化去,故到最後,無佛可成,佛亦不可得也。】
南泉圓相(公案)
時慧忠國師嗣法於六祖大師,道化帝鄉,譽冠一時,時人爭欲登彼龍門。時南泉、歸宗、麻谷叁師同去將禮拜忠國師,至中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雲:道得即去。歸宗於圓相中坐。麻谷便作女人拜。泉雲:恁麼則不去。歸宗雲:是什麼心行。
【元音上師批語:參方訪道,只爲心中未平,果能衷心平靜,處處是佛,物物是佛,何用妄費精力?趙州頌雲: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爲心中未悄然,即至遍參無一事。方知虛費草鞋錢。即頌此也。今叁大師俱已悟心,且深體真心妙用,還去登龍門做什麼呢?】
頻呼小玉本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元音上師批語:此公案最易解,即在聲上體認,聞聲者是誰?出聲者又是誰?有頌雲:…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牧牛老人(魏鴻勳老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