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一課(十六)調伏內心才是修法之根本

  聖者言教 第一課(十六)調伏內心才是修法之根本

  我們在漫長輪回中都曾享受過種種快樂,也許是因爲得到了一間房或者一畝田,小朋友得到了一幅美麗的畫,但即便我們的內心多麼留戀這種快樂,它都注定無法長久。如同我們把家中的廁所打掃得多麼幹淨,它依然還是廁所,會滋生許多不淨物,因此它仍然是臭的。同樣,輪回裏的任何快樂都不會長久,享受快樂的第二念可能就會成爲痛苦,這是很正常的,因爲輪回本身就是痛苦之處。只有懂得調伏內心,才能成辦永遠的快樂。唯有通過調伏內心,懂得將煩惱轉爲道用,才能對消盡宿世習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于修行者而言,僅僅口中念誦“嗡啊吽,班紮格熱班瑪思得吽”、“嗡嘛呢叭咪吽”等佛號咒語以及《大自在祈禱文》等各種經文儀軌,其意義都不如從根本上調伏內心大。

  誠然,念誦佛經的功德很大,但是我們念誦佛經的目的不就是依據經典所講述的教義來改變自己的心相續嗎?若不在內心之中改變,而僅僅以一種無記之發心念誦,即便念誦多少遍,這種爲了念誦而念誦的善法,恐怕也很難圓滿調心之目的,只能說是種下了將來解脫的種子而已。因此我們的修法要現實一點,從調伏內心入手,這樣行持善法的意義可能更廣大一些。

  往昔我也如很多人一樣,在初次修行過程中,只要自己做到一定的數量,內心就有一種滿足感。後期才知道,真正的滿足要觀待自己的內心。若自心仍舊與庸俗同道,即便我說自己做了多少善行,實際當中可能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爲我們所說的“解脫”,是內心的解脫。

  當然,此處也並非否認身語行持善法的意義,而是告誡大家,若懂得從根本上實實在在地調伏自心,當內心呈現一切功德之時,無論之前是否身行善法,實際當中已經行持了諸多善法。若做不到這一點,恐怕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修行是否有需要改善之處。

  我想,我自己是一個是很現實的人,即便有衆多居士護持,想要行持一些善法也非難事,但是我平常還是告誡弟子要多修法,因爲從根本上用功才是成辦解脫的捷徑之道。相信很多信衆的心力是非常強的,例如很多弟子每天都會堅持念誦,有些甚至把念誦集都快翻爛了,能夠這樣堅持行善,是非常值得贊歎的。但是我們還需要反問一下自己,通過念誦,自相續中呈現的真實的功德有多大?我想僅僅回答:“可能有吧,但是功德具體在何處體現或者何時體現就不清楚了,因果不虛,相信總有體現的時候吧。”這樣的回答,可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的修法還是要現實一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