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課(六)聞思修與調伏內心

  聖者言教 第二課(六)聞思修與調伏內心

  聞思與實修的區別,僅僅從字面上解釋,也有一定的區別。聞思要盡量外放,範圍可以非常廣大。例如我們把一法分爲二取、叁門、五蘊、六聚、十二處、十八界、二十隨煩惱、五十一心所法等。通常在教授時,我們會從五十一心所法當中樹立五十一種不同的對治力來做講解。大家在聞思時,都知道起心動念的現象,也知道五十一心所法中是如何講解其中不同的區別,但是實際對治內心時,不會再樹立五十一種對治法,因爲一切都歸納爲直接對治分別念時,五十一心所法也都在對治之中。

  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時時告誡我們,要觀察一位修行者是否能算得上善知識,不僅要看他講法時會不會散,也要觀察會不會收。因爲對于光會散而不會收者,即便聞思有多麼通達,對于調伏內心能有多大的幫助則很難說言。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曾經說過:“胸中雖持十萬之多法函。臨終之時亦難獲真實利益。”由于無法將聞思的教理融于一法之中修學,想要即生成辦解脫非常困難。

  當然聞思的功德決定是具有的,這一點可不能否認。例如我們通常都會在門上寫過解脫咒“嗡班摩呢喀畢瑪烈吽啪”,從下面過一次就可以消除一千劫的罪業,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白蓮花經》以及諸多經文當中所做的授記。又例如“啊”字是不生不滅的一種诠釋,一旦認識到“啊”字,就可以斷除叁惡趣。當然,其中也有密言與谛實語見解之區別,但總的來說,這些咒語的功德都不可思議。更何況如今我們對佛法都已經有所了解,並且也已將叁門投入修法之中,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修法的功德是決定具有的。

  但現前我們所講解的是要即生成辦解脫。正如無垢光尊者所言:“聞思所知功德雖具無量,但自心與法不相融合,則無法調順煩惱怨敵。”以及“胸中雖持十萬之多法函,臨終之時亦難獲真實利益。”因此,我們在此處所講解的是,僅僅依靠聞思是否能即生成辦解脫,而不是講解聞思沒有功德。這一點必須要銘記心中。

  若要是對這些理趣不做辨析了解,內心就會産生更多的煩惱。我想任何人都不會接受聞思沒有功德這個論斷,我也不會接受。聞思當然有功德,而且功德無量。但是想要即生成辦解脫,還是反問一下,自己在調伏內心煩惱之上做得如何?

  我們說過,調伏內心就是從根本上用功,若懂得根本調伏根本,意義就非常廣大。平常自己都在身做禮拜、口誦經文,功課不斷,但實際當中見解是否有所增上呢?例如夢中是否能獲得自在?若還是沒有得到自在的話,平常還是從根本上多多用功爲妙。

  修行不能期待僅僅依靠身口修行就能于某一天突然得到圓滿的結果。當然,也許你能等到那一天,但也有可能此生永遠無法等到,因此還是要懂得從根本處用功爲妙。雖然現前結果還無法呈現,但是只要依教奉行,就必然有一天能夠感受得到調伏內心帶來的變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