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之弘揚,必仗大德僧伽之力

   乘叁寶慈航 越生死苦海

  ——紐約妙覺寺開示

  2013.05.08

  佛法之弘揚,必仗大德僧伽之力

  《文殊菩薩授記經》裏,佛贊歎文殊菩薩說:【念十方諸佛名號,不如念文殊菩薩名號功德大】。我聽到這裏,經典翻到這裏,我就翻不下去了。奇怪了?文殊是菩薩,怎麼念十方諸佛名號,還不如念文殊菩薩名號功德大?爲什麼?後來我想啊想,想明白了,文殊菩薩代表法啊。所以佛教裏說:佛像不能放在佛經上,佛經要放到佛像上,代表法大。法是媽媽,所以文殊菩薩爲七佛母、千佛之師,當然是文殊菩薩老師、媽媽功德最大,對不對?我想明白了。請問我這樣說,你們有沒有想明白?

  後來我又讀到《地藏十輪經》。《地藏十輪經》裏面,釋迦佛陀又贊歎地藏菩薩說:【稱念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功德,不如稱念地藏菩薩功德大】。我又糊塗了,我花了好長時間,好不容易弄明白稱念文殊菩薩功德大,地藏菩薩功德比文殊,普賢功德還要大?我說奇怪了,這是爲什麼呢?雖然經典裏講,因爲文殊、普賢的願力都有終結的一天,對不對?但是地藏菩薩的願力無窮無盡,對不對?無有終期。【衆生成佛,方成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悲願力功德大不大?(衆答:大)。我這樣講,你們有沒有感受到?我們是不是被地藏菩薩大願功德包圍著?學佛要有這個敏感心啊。不僅你耳朵要聽,心也要敞開虔誠的大門。講一佛名,佛的功德力就到。憶菩薩、菩薩名,菩薩的功德就到了。

  所以我師父上悟下道大和尚,悟公上人就說:“你們以後稱念佛名時,當下就開智慧,當下就消業障。”就好像這個燈,啪一開,當下就得光明,對不對?一燈能破千年暗,對不對?一千年、一萬年的暗時,一根火柴,嚓~,那個黑暗就沒有了。我師父又說:“日日往東走啊,回頭便是西。”不管你往東走,走了無量劫,對不對?一回頭就變成西方了。

  我們再講回來,爲什麼地藏菩薩功德那麼大呢?我又想了很久,這個要想的,動腦筋想的。爲什麼呢?文殊菩薩比諸佛菩薩功德還大。這又來了一位菩薩,地藏菩薩比文殊菩薩功德還大。而且地藏菩薩,祂的任務是什麼?從釋迦佛陀一直到彌勒佛成佛,是冥陽教主。

  《地藏十輪經》裏講到一句話:【地藏菩薩恒現聲聞形】。什麼叫聲聞形?就是出家人的形象。從這裏我才了解到,原來法雖然偉大,沒有出家人來給你講,你知道法嗎?所以我們叁皈依的功課本第一節就是維那先要來講:“我今爲汝恭請某某堂上某某大和尚,誨人不倦,”什麼什麼贊歎一番,說:“若不依僧,焉能聞法?”不聽法你怎麼開智慧見佛呢?對不對?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地藏菩薩恒現聲聞形,祂作爲出家人的形象住持叁寶。請問我們老和尚功德大不大?沒有老和尚來美國弘揚佛法,美國哪裏有佛法?美國再大,也沒有佛法。這叫僧寶,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之弘揚,必仗大德僧伽之力。地藏菩薩是指誰?是指出家人,聲聞形。大家注意看地藏菩薩:拿錫杖,圓頂方袍,袈裟披身,“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後來我才慢慢弄明白,原來是這個道理。

  雖然我們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實際的修行上,是先要依僧,依僧才能聞法,才能了解如來真實義,甚至你要長期地親近善知識,慢慢慢慢善知識給你指導,破除你的習氣、業障、貢高我慢,罪業消除,福慧增長,然後人越來越像模像樣,這個人越來越成法器。對不對?成法器,然後再通過師父的加被,通過師父的身口意清淨的功德,你才慢慢了解經典裏如來的真實義是什麼。怎樣了解意思呢

  要靠什麼?要了解意思,不是說我識字多,我是老師,就給你講得清楚。講不清楚的。這要什麼?要靠心與心的感應,所以叫“以心印心”。靠誰呢?就靠現前的善知識。

  我個人也是這樣子。比個例子,那時候我親近我師父,特意給師父跪下來,跟師父說:“師父啊,我那些東西都不學啊。”我說:“學了,您就把我派出去當當家去了。”我說:“我不學,爲了保證能在您身邊做侍者。”結果我師父就笑了。弟子對師父的心,要如什麼呢?如船夫的心,如婢子的心,有時候還要如犬心。犬,狗啊,要像狗一樣的心啊。狗對主人忠不忠啊?忠啊。我們徒弟對師父要有一點,有時候也要像狗一樣的心,很忠的。然後這些心,慢慢地,如船你能負重,如犬你能忠心,如婢子你能謙下,這樣子整個身心去承侍。因爲善知識祂的功德,是沒辦法去想象的。

  像我師父悟公上人,祂叁十年代就出家了,然後觀宗寺學了四、五年,又在國清寺十幾年,後來遇到抗戰日本人,祂還做救護隊隊長,早就是通宗通教了。祂年輕的時候是過午不食,夜不倒單,又通宗通教,特別是教理上,天臺宗教理是很清楚的。修行上是依念佛的功夫,早就得利益了。到解放之後,遇到種種的磨難,隨便怎麼樣,祂都是如遊戲神通一樣。所以這樣子的大善知識,祂才能夠跨越這些人間劫難,把佛法完整地傳承下來。文革之後,79年祂第一個回到普陀山,開始從草叢裏把佛頭撿起來,拿個圍裙圍上,先燒香供起來,做早晚課,然後再背磚背瓦,寺廟就這樣一點一點修起來。

  後來政府來請祂,說:“索性普陀山工作,就讓你領導吧。”祂說:“這不行,領導我不要做。”然後向政府推薦妙善長老,政府才到蘆山農場去請。師父祂們以前從普陀山、沿海,特別是甯波地區,正好有一百零八位師父怎麼樣都不願意還俗的,集中在一起,弄了一個蘆山佛教農場。但是師父79年剛過了年,祂就跟農場請假,祂說我回普陀山了。那時候就已經松了,領導也默許,師父就第一個回普陀山。

  後來師父再向政府推薦妙善長老,他們再請他回來。所以長老對我們師父特別地恭敬,因爲修複普陀山,祂老人家功德是非常大的。到現在爲止,各寺廟當家的基本上都是我們的師兄弟。祂在佛法上對四衆弟子,影響力非常大,所以大寺廟受戒、傳戒,也以請到祂老人家爲光榮。後來普陀山授戒請祂做傳戒和尚。甚至我們臺灣妙通寺,廣欽老和尚的道場。祂是實修派的,祂的徒弟都是大家都公認開悟的、有神通的,他們請我們師父去傳戒。美國也曾經請過一次,那次手續沒辦好,沒過來。但是佛教界都知道,長老級的這些大徹大悟的,佛教界的高僧都知道。

  像祂們每天利益衆生的功德,我們是真的不可思議,沒辦法想象的。所以作爲弟子,你有虔誠的心,才能夠感受自己師父的巍巍功德力。你這樣子的話,祂超越言語的,我們佛法講,佛法雖然初機上可以分別,可以推理,甚至都能講,但是真的佛法到勝義谛的部分的時候,那是不可言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啊,那是不二的,就是要靠我們弟子跟師父的心的相應程度,你相應得越好,所感悟的就越深。

  依靠叁寶慈航 超越生死苦海

  

  特別我們在座的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屬于果地的,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你怎麼念?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威德、無量福德,你怎麼南無?你手也接不住,頭上也頂不了,就是要完全靠你的心,你的心完全地要勝解,不是一般的解啊。所以佛講阿彌陀佛的時候,祂說此爲易行,非常易行之道,但是難信之法。信,我們這個信,《大方廣佛華嚴經》裏面,信有十信位,你是初、還是二、還是叁、還是四,對不對?我們這個信怎麼能打開呢?信解啊,你要廣思博聞,廣思博聞才能開啓你信心之門。

  所以學佛前面是要聞思佛法的,聞思修;實踐上呢?戒定慧。這個時候才知道生老病死,知道了什麼是生老病死,再聽下去,生老病死可以超越,確實可以超越,生老病死,小菜一碟。

  比如說,你看我們這個海,如果海裏沒架橋,走到那裏,就是望洋興歎了,對不對?但是如果有橋,從橋上走,“天塹變通途”,就沒有海的障礙了,對不對?如果有佛法了,我們生老病死就不在話下了,有跟沒有一樣,對不對?

  比如說一個有智慧的人,你站在華爾街,你會眼花缭亂嗎?不會了。你看著它,那都很清楚的。有智慧的人在生老病死面前,還會對它怖畏、恐懼嗎?不會的。特別是深得佛法法義的一個人,知道諸佛菩薩功德巍巍。所以對菩薩來說,佛是常住不滅的;對于聲聞的,對于我們凡夫來說,盲聾喑啞。你說我又不盲不聾不喑?凡夫,或者是一般的,根器小的、劣的根器,不見佛,也是盲聾喑啞。佛明明在,你不見,那是不是和盲人一樣了。

  佛常住,法常住,賢聖僧常住。“南無大乘常住叁寶”,哇,那你身心就在觀音菩薩的慈航當中了,大船當中了。所以學佛要找到那個感覺,要深,不孤單,觀音菩薩的那個船撐著。雖然是生死苦海,但是我已經坐在觀音菩薩船上了,雖然偶爾還暈暈船,但是沒有大的障礙了,沒有挂礙了。《地藏十輪經》裏說,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皆以出家形象而成佛;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皆現出家人形象而成佛,所以這個是不得了的,《地藏十輪經》有機會讀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