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討論一下舍和得的生活藝術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奮鬥拼搏,但卻不是每個人的願望和理想都能實現。那些搏擊一世卻未成功的人,是不是就自怨自艾地認爲自己的命運不好,或對自己的理智失去了信心,一輩子活在失敗的陰影裏呢?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一種。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時候的努力好付出並不是沒有一點回報的,也許你沒有看到和發現。
大學裏,你是不是因爲第一次過不了英語四級而別人都通過了而郁悶不已?而事實上,很多考上研究生的朋友都得益于第一次沒有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因爲那些很早通過的,大多數都認爲萬事大吉,就把英語丟在一邊了,這爲後來的考研英語造成了麻煩,還要現把從前的重新撿起來再學一遍。考上研以後一樣,一些又爲英語六級和雅思的沒通過而苦惱,因爲,正是這些苦惱讓他們走上了社會以後的英語口語很棒,而獲得了很好的工作機會。因此大可不必爲從前的和現在的沒有立見成效的“舍”而悲觀失望,你的那些艱難困苦所帶來“得”,已經滲透在你人生中的每個日子裏,時不時的爲你帶來好運。人生中很多人都在享受這種特別含蓄的“得”。比爾蓋茨放棄大學學業,當時親人朋友都認爲他是個瘋子,可正是他的這種“舍”,讓他成爲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據說居裏夫人不是因爲一次失戀,她也不會是史冊上記載的那個居裏夫人。居裏夫人的一次“幸運失去”就是最好的說明。曾經天真燦爛的瑪麗亞(居裏夫人)與鄉紳的大兒子卡西米爾相愛,在他倆計劃結婚時,卻遭到父母的反對。失戀的痛苦折磨著瑪麗亞,她曾經說過“向塵世告別”的念頭。可瑪麗亞畢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除了個人的愛戀,還有她最愛的科學。于是,她放下情緣,去了巴黎求學。後來,成爲一名科學家。這一次失戀是幸運地,如果沒有這次失去,她的曆史將會是另一種寫法,世界上就會少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很多時候,埋沒天才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我們自己。記住,任何付出都是有回報的,生活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在一個地方失去,必然會在另一個地方補償你,世間萬事都是“舍”之東隅,“得”之桑榆。
什麼時候得,什麼時候舍,得的時候是否該驕傲,失的時候是否該絕望……你的每一種觀念都影響著你的人生,成與敗,權在你是否有正確的得失觀。
在古希臘有個人問著名的哲人蘇格拉底:“請你告訴我,爲什麼我從來沒有見過你,你的心情總是那麼好嗎?”“因爲在生活中,沒有那種失去能讓我感到遺憾的東西。”蘇格拉底回答說。的確,蘇格拉底的好心情與他的得失觀是密切相聯的。我們的人生中有的人過得逍遙自在,有的人過得愁眉苦臉,情緒的好壞,有很多時候要受到得失觀的影響。可見,得失觀是繼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後的又一個重要的觀念,而得失觀就是一種舍得觀。
在人生道路上,很多時候得亦是失,舍亦是得,得中有失,舍中有得。在得與失中,我們無須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的掙紮,我們應該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生活中的得與舍。我們要清楚,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然後主動舍棄那些可有可無、不觸及生命意義的東西,求的生命中最有價值、最純粹的東西。
在古代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人去打獵,走到蘆葦叢邊,一只野鴨被驚擾的振翅欲飛。這人張弓正要向野鴨時,忽然從他的左邊跳出一只山雞。這人心想,一箭射死山雞,可比射中一只野鴨劃算多了!于是他又把箭對准了山雞,准備射它。可是正在此時,右邊突然又跳出一只野兔。這人又想,若是射中野兔,價值比山雞又不知高出了多少,于是他又把箭對准了野兔。忽然,從樹梢飛出了一只珍貴的蒼鷹,振翅往空中竄去。這人又覺得還是射蒼鷹好。可是當他正要瞄准蒼鷹時,蒼鷹已迅速地飛走了。這人只好回來射野鴨子,可是野鴨子也逃走了。他再回頭去找山雞,可是山雞也早溜了,連那只野兔都跑得無影無蹤了。他拿著弓箭比劃了半天,結果什麼也沒有射著。
人就是這樣,什麼都想要,樣樣都想強,就好比熊瞎子掰玉米,永遠也掰不到他認爲最大最好的那一個。人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無論是時代的局限,還是社會的局限,甚至是自身的局限,都會導致我們不可能樣樣都占全。從某種意義上說,得與失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你得到了太陽的溫暖燦爛,就要舍得月亮的光輝;得到了春天的花團錦簇,就要舍去冬天的雪花浪漫;得到了成熟,就要舍去幼稚;得到了繁華,就要舍棄甯靜,“上帝”是公平的他賜予你一樣東西,肯定會從你身邊拿走另外一樣,我們只要真正的領會到了得與舍的真谛,才可以生活的更加快樂、更加幸福。
面對紛繁的繁雜的世界,懂得舍得的人,就會用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沒有得到的和已失去的東西,每天都會有快樂和愉悅的心情;而不懂得舍得的人,只會焦頭爛額的亂沖,老是拿自己沒有的去與人家擁有的比,煩惱當然會時刻伴隨左右,他們不但最終達不到目標,而且每天都陷于得失的苦惱中。
那麼舍得的標准究竟是什麼呢?沒有絕對的標准,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有時候是不能量化的。有時候一個人撿了一粒芝麻的快感大于撿到一個西瓜,那麼孰得孰失,其實全憑自己的價值取向。得與舍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是有它主管的標准,所謂“得失寸心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舍了還是得了,而是曾經爲得到而努力奮鬥的過程中的充實和快樂,是舍後看到別人快樂的幸福。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只要讓自己更快樂,讓自己的人生富有意義,那就是最寶貴的得到。當你深谙了這舍得的奧妙,那就離成功的人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