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歲月五千年 曆史品西安

  歲月五千年 曆史品西安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黃河之水在磅礴渾厚的黃土高原上一瀉千裏,奔騰不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挺立著他那睿智的軒昂身軀、默默地注視著這塊由河渭之水激情浸潤的帝王之州——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與羅馬、雅典、開羅並成爲世界四大古都。西安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它是五千年泱泱華夏文明的縮影,有著“天然曆史博物館”的盛譽。

  西安之古老曆史遙可追溯到美好而遙遠的6000年前的“青銅時代” ,西安是世界曆史上第一座城市。從公元前十一世紀開始的曆史沿革中,從勤勞、樸實、智慧的周族人在這裏建立起第一個奴隸製政權開始,先後有十叁個王朝近百個帝王在這裏逐鹿霸業,渡過了他們充滿神奇的激蕩歲月和宮廷生活。天子之诏從這裏頻頻發出,一代又一代的雄業霸主,用他們的智慧和權術駕馭著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帝國,在煙波浩翰的曆史長河中實現著他們大氣磅礴的夢想。他們把這裏當作演繹曆史的大舞臺,將中國的古典文明一步一步地推向世界文明的極致。

  這片土地,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的使臣、商賈和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使節客商往來絡繹不絕;這裏還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交流的中心,是萬商雲集,世人朝拜尊養的經濟文化聖地。也正是從這裏——昔日的長安,走出去一位僧人,用一雙平凡人的雙腳,以非凡的毅力徒步走過一百多個國家,把華夏燦爛輝煌的文明展現給了世人,同時又把異域文明帶回祖國,到最後,用盡自己一生心血留給了世人一千七百多部重要佛經。當年的玄奘大師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當年的大雁塔卻依然屹立在這塊土地上,無聲地看著日出月落、花開花謝,看著人世間的春秋更疊世事輪回,飽經風雨的大雁塔也就成爲了西安的標志。

  穿過曆史深邃的時空長廊、俯身拾起幾塊陳舊的畫像石,關中的一切無不給人以美人遲暮之感。黃帝親手種植的古柏,依然枝繁葉茂,蒼翠挺拔,曆經風雨,見證了整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繁華與滄桑,而黃帝早已乘龍升天,在天上遙望著他熱愛的土地和子民;骊山的晚霞依然绮麗絢爛,而當年綿延叁百裏,氣勢宏偉的的阿房宮空留下遺址一片,令後人不勝慨歎;震驚了世人的秦始皇兵馬俑依然雄赳赳地傲然挺立,而當初費盡心力不願離世的秦始皇,終于還是靜靜地長眠于地底;華清池的溫泉還在汩汩地流淌,而昔日一笑回眸傾國傾城的佳人已不再翩翩起舞,曾經的海誓山盟也早已在歲月的流逝中化爲雲煙散去。

  西安就象一段千年不老的傳奇,這裏山川河流鍾神造化,加以曆史文化的長期輻射,使得西安的大地上不僅埋葬著無數價值連城的秦磚漢瓦和帝王將相的屍骨,而且還爲中華民族貢獻出了數不清的傑出人才:黃帝、周文王、武王、秦始皇、劉邦、李世民、武則天……正是因爲有了這些了不起的曆史人物,西安的天空永遠都不會寂寞。

  漫步西安,就如同走進了一座上下數千年的曆史博物館,絢麗多姿,氣象萬千的風物名勝盡收眼底,栉次鱗比的現代摩天高樓與古色古香的帝王宮殿、塔樓和諧一身,它散發著一種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蓬勃發展的時代氣息。西安,它充滿了神奇,又充滿了活力,走近它,我們會爲曆史遺存的完美博大所震歎,又會爲現代建設的勃勃生機所感喟!這是一座日新月異的城市,這是一座永遠年輕的城市,她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有人曾這樣比喻:中國是一個參天大樹,到了北京看到了大樹的樹冠,到了西安看到了深埋在大樹下的樹根。

  行走在西安曆史的天空裏,我們看到了一個濃縮的中華五千年曆史,我們感受到了昔日華夏大地的輝煌燦爛。曾有人說過,“一座城市的曆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曆史”。西安,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書,一幕幕,一頁頁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 西安的曆史太厚太沈重,西安的大手筆太豐富太博大,隨便列舉一個地方,其碩大巍峨的光輝幾乎都能照亮整個世界。在這片土地上,有太多精彩的故事,有太多輝煌的曆史,讓我們輕輕地走近這片神奇的土地,輕輕地撫摸這裏的秦磚漢瓦,去撫摸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脈搏,去感受我們這個東方大國泱泱金光四射的磅礴與輝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