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背後有座青山
“生無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衆生如果沒有信仰的心,那麼就會被他人所笑話。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那麼他一定是一個不太成功的人。信仰是什麼?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梵語中又作信心、信解。
信仰就是人們對未來世界正確的意識,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確的行爲。信仰,是指對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觀點、主義的信服和尊崇,並把它奉爲自己的行爲准則和活動指南,它是一個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根本准則和態度,更是一個人世界觀的具體體現。信仰支柱體現著人生價值的可靠落實,其最根本的意義就是能夠賦予短暫人生以永恒的意義。這種精神可以說是人生價值的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決不能離開社會的進步與文明發展的要求,也就是說,人生價值的實現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礎之上的。
信仰就是貫穿在人的世界觀之中的一種意識規範。信仰也包含著信仰者對未來美好理想的追求。有信仰與沒有信仰是不一樣的,信仰的有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的可能性。沒有信仰的人,會失去把握自身命運的力量,其發展的可能性會大大減低。有信仰的人,會爲自己的信仰調動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標上,其知識、能力、內心世界都會得到充實和提高,從而推動個人及社會的發展。在生活中,能夠激發靈魂的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只有充滿希望的人。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著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
青山不老,綠水長流。信仰的背後是青山,是磐石,是對生命的忠誠,是對生活的希望。生活離不開信仰,不論你信仰什麼,信仰都是你堅強生活的厚盾,一把開天辟地的鋒利之斧。一個人有了信仰,那麼他便有了目標,有希望,有了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