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生活的悲劇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紅眼病、吃醋”等是嫉妒的俗稱。在日常生活中,嫉妒時時伴隨著人們,不過很多人由于各種原因,可以看清自己,能克製自己的心,讓嫉妒成爲了羨慕。但如果一個人心胸太小,羨慕也可以成爲嫉妒,從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人人都會有嫉妒的心理,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就內心感受來講前期依次表現爲由攀比到失望的壓力感;中期則表現爲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後期則表現由不服不滿到怨恨憎恨的發泄行爲。嫉妒是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産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複雜的情緒狀態。如果合理的運用它,把羞愧轉化成認識自己不足的勇氣,那麼就會給人們以超過他人的動力,這也是一種使人們前進的原因之一。但是如任由嫉妒的發展,當心中的不滿、怨恨達到一定程度是,它就會徹底蒙蔽我們心靈的那點光亮,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當一個人在嫉妒別人時,往往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誇大自己的優點,就是說不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小心眼。當我們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這一客觀規律時,嫉妒將不再是生活的悲劇。正視自己的不足,發揚自己的優點,讓嫉妒升華,轉化爲成功的動力。
嫉妒是生活的悲劇,讓我們正視嫉妒,正視自己的缺點。培養豁達的人生態度,開闊心胸,讓嫉妒成爲成功的動力,那麼他將成爲積極人生的又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