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高高無字碑,空空涅槃心

  高高無字碑,空空涅槃心

  微微的風,輕拂過青青的梁山,長長的司馬道兩旁,靜靜地立著石雕的翼馬、石馬、鴕鳥、翁仲,還有碑旁的那一對石獅,它們忠心耿耿地守護著陪伴著前面乾陵裏躺著的高宗和則天。

  輕輕地走在乾陵的馬道之上,兩旁是靜立的石像,就像生前的武則天已經看透了塵世的繁華和人間的爭鬥,看透了人情的冷暖和世事的無常,乾陵沒有喧囂,沒有紛爭,青山相伴,白雲作陪,沒有落寞,反倒是透著一種甯靜和肅穆,仿佛曆史在這裏凝固了。

  曾經,有一位老人,在離這不遠的長安城裏,默默地拄著拐杖,獨自遙望著著遠山的夕陽。萬丈的霞光照在她蒼老的容顔上,映紅了那滄桑的臉龐。她知道,自己也曾經光芒萬丈,但是,她更知道這萬丈光芒背後有多少的辛酸和淚水。望著那成片的宮室樓閣,她心裏太明白了,這巍峨的背後有多少的勾心鬥角,那繁華的深處有多少的血雨腥風。

  在這落日的余晖裏,她回望自己一生,曆經艱辛坎坷,飽受風雨飄搖。她在甜蜜裏浸泡過,在風口浪尖站立過,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失去過孩子,失去過丈夫,失去過聲名,失去過快樂,失去過幸福;得到過寵愛,得到過歡愉,得到過權勢,最後還得到了帝位。

  十四歲入宮,她還只是個柔弱的“媚娘”,天真又單純,年輕的她還不懂深宮裏的孤寂蒼涼。青澀的歲月在皇宮中逝去了,如花的年齡卻與青燈古佛相伴……沒有呵護、沒有關心,甚至,沒有希望。在舉目無親的宮中,孤身一人,披荊斬棘,一步一席,默默地向前走去。很多年,很多個春夏秋冬,一次又一次有驚無險的危機,一次又一次被她機敏地化解

  時間帶著俗世的殘忍,在她身上烙印下一道道悲傷的輪回。她堅強地走過歲月,另類的诠釋了“紅顔”這個詞,它與似水的性情無關,它可以是用盡一生,堅強的戰勝困難後而擁有的一種面對坎坷面對成功的從容不迫,它是勇于挑戰的一種成熟與霸氣。

  殘酷的現實磨練了她驚人的毅力,在無數帝王將相面前,她以柔中帶剛的姿態毫無懼色地站在曆史之巅。她以鐵腕征服了天下,以霸氣駕馭了屬于自己的盛世王朝。八十二個坎坷的春秋,她導演了一出令人歎服的霸王之戲。她鼓起自己所有的勇氣,捧起大唐萬裏的河山,用心镌刻著最美麗的風景,而她也成了大唐最美麗的一道風景,一揮手,就是一方風雨。

  一個女子,謀劃著一個大國十萬裏的出路,運籌著千萬人生活的藍圖。而肩上扛著的已知的未知的多少困難、艱險,都如大山般向自己的壓來。有時她也在問自己,登上高峰到底給自己帶來什麼?高處只有不勝寒!命運如果注定讓一個女子來負擔所有的沈重,爲何還給了她如斯的寒冷。

  還有什麼痛沒有受過?什麼苦沒有吃過?什麼罵沒有擔過?面對滾滾而來的怒斥之聲,她沒有躲避,沒有膽怯,正像看到駱賓王所撰討伐自己的檄文時,沒有一絲憤怒,傲視一切蜚短流長的女皇只是淡淡地說:“如此之人才,未爲朝廷所用,宰相之失職也。”此時的贊與毀,如何還能撥動她的心弦?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她真正地理解了。也許,在她爲自己改名爲“曌”時,就已經真正地“明空”了。 

  她在那高高的寶座上所感受的冰冷,誰能體會?在那輝煌的宮殿裏所經曆的艱辛,誰能想象?那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誰能體諒?那千般的險阻萬般的心痛,誰人能夠理解?金剛經說世間萬物莫不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她深深地明白了。自己這一生的故事,功過成敗,不過最終是成爲後人茶余飯後的談資,僅此而已。無論是人還是故事,最後都會遠去,消逝在歲月的風塵。是英名,是罵名,千秋功過最終都付與一掊黃土。

  耄耋之年,一場神龍政變,讓她明白,此時,對于自己而言,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慈悲。原來,拿起來,需要勇氣,放下,需要胸懷。于是,她放下那千斤重的皇帝之位,放下那九五之尊,放下那萬人敬仰……..

  千百年來,時光埋葬了多少王朝,又掩藏了多少功業?什麼風華絕代,雲起浪湧,什麼雄才大略,安邦治國,那所謂的一世英名,不若賦予黃土,那坎坷的一生,且讓它凝聚成一座土丘。于是,她走了,依舊淡然自若。別人問她墓建在哪?她說:合葬。問她立什麼樣的碑,她說:無字。

  高高的無字碑,空空的碑文,百年的孤獨,千年的滄桑。若說無字碑是爲了不讓後人貶損,生前尚不怕那不絕于耳的指責和辱罵,死後倒會怕了麼?隨著時光的流逝,乾陵曾經恢宏的殿宇已不見蹤迹,就像曾經神都洛陽的輝煌早已灰飛湮滅。而那無字之碑靜靜地屹立在風雨之中,靜靜地看著人世的沈浮,看著世事的變換,看著曾經是大唐的江山幾番易主。也許,從決心立起這塊無字碑的時候,她的心裏就已經幡然領悟,縱然繁華如斯,興盛如斯,富貴如斯,皆不過“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那曾經所有的傷痛、悲憤、愁苦、無奈更是早已消散的曆史的天空。

✿ 继续阅读 ▪ 不是天涯不是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