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美好的禮品

  美好的禮品

  生活中我們經常趨向安逸、快樂、健康、灑脫、美麗、富有、陽光,總想逃避痛苦、淚水、疾病、醜陋、貧窮、破敗、陰霾,所以這個世界上便有了貪婪、嗔怒、癡慢。

  其實,我們所有的所有都是上天給與我們美好的禮品,不應該挑剔,更不應該逃避。所有我們想要逃避的都是上天對我們的鍛煉,而我們想要的都是上天對于我們的獎勵。給我的獎勵我們欣然接受,給我們的曆練我們更應該欣然接受。佛家講因果,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沒有一次次的曆練哪來對人生的感悟。沒有經曆人生的風風雨雨,也不可能成就我們的堅強,而我們想變得堅強就得自己去經曆去曆練。總向襁褓裏鑽,怎麼能長大;總想待在溫室裏,怎麼能長成參天大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了生活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生活中的種種想逃是逃不掉的,想躲也是躲不開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拒絕煩惱,不應該逃避煩惱,煩惱是促進我們成長的因素,從煩惱中走出來,也就促使我們智慧的顯現。不經曆煩惱怎麼知道什麼是清淨,當我們深入煩惱再從煩惱中走出來時,當我們面對諸多煩惱心不起意時,我們才真正得到了清淨。

  我們來帶這個世界不是來索取的,如果能夠爲這個社會,能夠爲他人做些什麼,能夠奉獻我們的一生,應該感到光榮,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說道奉獻,我們能爲這個社會做得了什麼?微小的我們什麼也做不了,反而,這個世界會因爲有個“我”更加的複雜了,增添了很多的負擔和染汙。其實,只要我們少給這個世界,少給這個社會,少給他人添麻煩就是最好的奉獻了。

  人生如夢,世事無常,很多事情不可能按著我們的意願發生,當一件我們不喜歡不願意接受的事情到來時,與其心不甘情不願,半推半就地被迫接受,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淡然的接受,還省去了從不接受到接受這個過程的諸多麻煩。所以,面對別人的輕慢,面對別人的指責,面對自己的得失,都應該毫無條件的接受,以一種平常心處之,我們也就獲得了當下的坦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