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與結局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叁鼓,铿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爲余浩歎。
江蘇徐州,有一座燕子樓,登樓矚目,近水遠山,花木扶疏,詩情畫意。若論建築,與滕王閣嶽陽樓等相比,燕子樓難入名樓之流,但是,從唐代之後,這座小小的燕子樓卻因爲它曾經的主人關盼盼而引來諸多名人騷客,並留下詩詞墨寶無數,其中,就有一代文豪蘇轼的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幾經戰火,幾度興廢,今日之燕子樓,早非曾經之燕子樓,然世間之事,人生須臾,榮枯無常,何止一燕子樓,何止一關盼盼,何止“燕子樓空,佳人何在?”,且看舊時王謝堂前燕,今日尚且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時蘇轼對此燕子樓,心生無限感慨,而他年日後,又不知會有多少人,因此黃樓夜景,因此詞文而對蘇轼再生無限慨歎,又生幾通論談。這正是你在橋上看風景時,你又何嘗不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由一個個小故事連成的一個長長的故事,每個人生故事,都各有精彩之處,只是,無論是故事的長是短,是精彩無限,還是平平淡淡,千萬個故事都走向一個相同的結局,因爲,世間沒有過不去的坎,卻有過不去的墳。
放眼去看宇宙,看星球,看世界,無論它有多長的壽命,是五十億年,還是五十萬億光年,雖然和人類的百年歲月相比,它們是那麼地漫長,但是,它們的的確確最後走向和我們一樣的結局———塵歸塵,土歸土,這是所有故事相同的結局。
只是,多少人能明白“古今如夢,何曾夢覺”,有幾人不是在新歡舊怨中糾糾纏纏。于是,都成了“天涯倦客”,走在不知方向的路上“望斷故園心眼”。人們永遠在故事裏忘記自己,在舞臺中全身心地投入,直至謝幕。
世事是一出戲,人生是一局棋。因爲是戲,終會有閉幕之時,所以,很多事情無需太刻意;因爲是棋,總有太多的未知,所以,人生需要格外仔細。人生需要放開的是那些終歸成空的愛恨情仇得失恩怨,這些如夢的虛幻不值得用一生的快樂輕松去換,所以人生需要仔細地去看。
人生所謂的十字路口的迷茫與徘徊,不過就是包容與狹隘、善良與仇恨、利益與道義之間的取舍甄選。人生故事看似千差萬別,其實不過雷同,不過都是名與利的追逐、得與失的計算,最後,多少算計,多少追逐,都付東流水。
桃花流水,千年悠悠。過眼雲煙,空也不空。前生來世多少回,人間故事,不過是花謝花再開。時代的變遷,世事的紛擾,恩怨與情仇,不過都是過眼雲煙。哭未必真哭,笑也未必真笑,一切都不是結局,既如此,管它天氣如何,只管活好當下的一份心情。 往事回首,走過一程花謝花開,生命是一回思索,生命是一段故事,生命是記憶中的那個青蘋果,生命也是從理解中走出的那種灑脫,不管面臨如何的結局,生活也是一種努力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