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看人生
行走在天地之間,方圓寸地,那些無法磨滅的點點滴滴,總在雕琢著我們的靈魂。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爲我們的行爲尋找著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诠釋人生活著的價值和觀點。
代表千年文化積澱中的“方圓“哲學的莫過于我國古代的銅錢,我國的銅錢大都是內方外圓,這其中涵有很深的哲理和禅機。外圓可減少阻力,便于流通提攜,內方可一線貫通,秩序井然。取象于錢,外圓內方。做人做事的道理則盡在其中。做人以方爲基礎,堂堂正正,剛直不阿;做事以圓爲處世的原則,就能得心應手,外圓內方就能圓融無礙。
方與圓,不同的幾何圖形卻蘊含著不同的人生智慧。車輪若是方的,怎麼能轉動向前?球是圓的,輕輕一碰,就會滾動前行,當然要想它站穩腳跟卻不是很容易的。
方形是最美的矩形,有規有矩,棱角分明。“方”容易讓人聯想到率真,直性,剛正。方是做人之本,是做人的正氣,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圓形是最完美的幾何圖形,圓滑無比,不傷害別人,也不受其它事物的傷害。“圓”容易讓人聯想到老練,圓融,圓滿,智慧。圓是處世之道,是做事的方法,是做事的技巧。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真正智慧圓融的人生,應是該圓則圓,該方則方。
人生在世,無非要面對兩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人,一輩子無非是兩件事——做事和做人。多少人一輩子都在哀歎做人難,難做人,多少人辛苦一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煩惱重重,恩怨糾纏。
人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所不爲才可有所爲”,這就是說,我們在做事時要方,也就是說做事時要遵循一定的規矩,遵循一定的法則。就是方的道理。
而做人要圓。這個圓絕對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這種圓是圓通、圓融,是一種寬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爲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淩人,任何時候也不會因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任何時候都要學會隨緣,要順應潮流,要適應這個時代,適應這個社會,但不是隨波逐流;要潛移默化別人而又絕不會讓人感到是強加于人的,這就需要極高的素質,很高的悟性和善巧方便,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然而,世界之大,什麼樣的人都有,那些內心孤獨的人多喜虛張聲勢;那些內心弱小的人多喜好狐假虎威;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多愛玩弄伎倆;那些沒有自信的人經常會尖酸刻薄,這樣的人生是談不上圓的。當然也不乏有人爲了某種利益和目的不惜斂聲屏息,不惜八面討好,不惜左右逢“圓”。但這種圓和那種圓絕對有本質的區別,這種“圓”的後面是虛僞和醜惡,當然,它也不會長久。
做人要圓,有時也意味著犧牲。有時要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以讓人生圓滿,有時要忍辱負重,忍氣吞聲;還有更多的時候要承受屈辱、誤解,甚至來自至親至愛的人的誤解,自己委曲,求全大局。
能做到方圓的,同時卻沒有感到那是一種犧牲,是一種痛苦,這才是大成功、大境界;能爲了方圓去承受犧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願犧牲也做不到方圓的那是私心太重,我執太重。而爲了做事要圓,追逐名利,不擇手段、什麼都敢幹,爲了做人要方,刁鑽古怪,鋒芒畢露,心狠手辣,那這個人一定會糟糕透頂,在他的內心世界裏不僅不給別人一個立足之地,也把自己禁锢在一個狹隘的世界裏,也就談不上容于天下了。
方圓之間,大事小事,家事國事,種種的種種,我們都應該學會如佛一樣,去普度自己內心中的衆生,少一些分別,少一些對峙,在不斷的矛盾中去救贖那顆多愁善變的靈魂,用心去寬容生活,感悟生活,體悟生命,爲愛超然。因爲有愛,生命才會多姿多彩;因爲有愛,才讓我們懂得生活原本的色彩和生命的真谛。
方圓之間,在這個寂靜的夜裏,細細品味生命裏的每個細節,收獲那份淡雅的心緒,于生命裏最真實的體悟,沒有利益,沒有欲望,沒有雜念,沒有過多的臆想。只想慢慢地,聽著心跳慢慢地劃破黎明,劃破生命最後的路程!
方圓之間,一切皆因愛而美麗;方圓之間,人的存在只是一個簡單的存在;方圓之間,萬千煩惱漸漸被黎明的曙光消融。
生命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用方圓的哲理來指導我們的人生,來規劃自己的未來,享受自己的當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劃不成人生,精神生活的充實永遠是幸福快樂的活下去。喜對日出日落,笑看花開花謝,讓人生從開始到最終都貫穿一個坦然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