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悠悠歲月品西安

  悠悠歲月品西安

  6000多年前,渭河之濱,世界第一座城市在這裏開始了漫長的光輝歲月。雖然,陝北的黃土高原上,凜冽的北方卷起黃沙陣陣,但是,這裏的人們卻因此練就了勤勞樸實豪邁,並用他們的堅毅在這片土地上成就了一個個傳奇。

  1200多年前,周文王在這裏建立豐京、鎬京,從此,先後21個王朝和政權包括中國曆史上鼎盛時代的周、秦、漢、隋、唐均建都于此,爲厚重的中國曆史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只要提起這片土地,人們就會想到秦韻、唐風、漢骨,不經意間一瞥眼就是秦磚漢瓦;只要提到唐宗漢祖,人們就會想起這些曆史上叱咤風雲的帝王曾經在這裏金戈鐵馬逐鹿中原。是的,這就是西安,一座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曆史的城市,一座承載了中華厚重文化的城市。

  5000多年前,炎黃子孫的祖先黃帝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的腳印。時至今日,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依然屹立在黃帝陵的山下,粗壯的樹幹,茂盛的樹冠,見證著中華的崛起與昌盛。一條清澈的小河在黃帝陵前靜靜流淌,一眼望去,黃帝陵滿山碧綠,一步步上山,漫山的柏樹郁郁蔥蔥,五千年的歲月裏,無論是哪位帝王將相至此,無不下馬步行,並遍種柏樹以示敬意,在黃帝的面前,沒有誰的地位值得炫耀,一如在時光的長河裏,沒有誰的輝煌不會成爲一段雲煙。

  首位完成華夏大統一、首位自稱皇帝的曠世君主秦始皇,在他的統治時期,他修築的萬裏長城和後來被世人發現兵馬俑,占據了世界八大奇迹中的兩個。至今都因爲技術原因未能打開的秦始皇陵墓,我們無法想象動用國家叁分之一人力和四十年時間修建的陵墓會是怎樣的宏偉壯觀,但是,但已挖掘的兵馬俑的磅礴氣勢就已經震撼了整個世界,而它僅僅是已知的幾百個始皇陵墓陪葬坑的其中之一。

  對于外國遊客來說,流傳著一句“不看秦俑,不能算來過中國”。雖然,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威武的兵馬俑已經是灰色,而當時製作時全部是鮮豔的彩繪,後來因爲氧化而最後彩色消失。兵馬俑是千人千面,幾千個兵馬俑不同的面容不同的表情,雖然它們不言不語,但是靜止的秦俑依然湧動著兩千多年前的恢弘浩蕩。

  西安的天空星光燦爛,前有千古一帝,後來又有了漢高祖、唐太宗,還有極具傳奇色彩的中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所有的霸業都成爲了曆史,所有的輝煌都埋在了黃土之下, 所有的功過都任由後人評說。那個在人們的質疑聲中、反抗聲中、贊美聲中托起大唐天下的女皇,而今也靜靜地躺在乾陵的青山之中。

  一座高高的無字碑,像是訴說著什麼,像是一切都不用直白,曆史的煙塵掩蓋了多少起伏跌宕,又消散了多少愛恨情仇,這個世界不管誰走過,驚心動魄也罷,撕心裂肺也罷,不管是誰,真正地活過,這就是命運的本來價值。

  西安,不能遺落的去處,還有慈恩寺。一盞明燈從這裏亮起,這種光芒沒有被時代而湮沒,當年玄奘法師的腳步在這個院落輕輕地踱過,更是對曆史的一種繼承,也是對大地蒼生的一種慈悲,玄奘法師的信念镌刻在曆史文化的星空,玄奘法師如鐵的脊梁,也更擔當了曆史走向遙遠的承擔,巍巍大雁塔,是一座景觀,更是一座文化標志,巍然屹立,風雨滄桑,是一種靜靜地訴說,又是一種沈穩的宣言,佛教文化從這裏走向了世界,光耀著文明。清淨肅穆的慈恩寺,曆久彌新,相信走進這座古老而莊嚴的道場,更仿佛是走進曆史的殿堂,清淨,輕松,坦然,就仿佛擡頭仰望這曆史的天空,遠去的好似還在從前,也仿佛能看到當年玄奘大和尚的孜孜不倦。

  誰將依天劍,削出倚天峰。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的西嶽華山,2150米的海拔不算高峻,但是他的挺峭如削的奇峰峭壁卻有壁立千仞之勢,從古至今,難倒了多少攀山勇士。西去一千裏,風景看華山,這是一種無言的胸懷,更是一份生命的風光。風景中包涵歲月的積澱,歲月裏流淌平靜的從容。來過華山,多了一份恬淡,多少喧囂忽然就化作了遙遠,細品鳥啼,流泉,靜觀峰險,崖傾,真的發現這福地洞天,就在眼前咫尺間。 

  這世界的匆匆忙忙,許多人銘刻,許多人又忽略,唯獨清晰的就是這人間的晨鍾暮鼓。勝負又如何,成敗又如何,不過都歸于這歲月的塵埃,叁尺黃土埋下了多少英雄功名,一縷塵煙又送走了多少感歎遺憾。走進西安,靜靜地伫立在鍾鼓樓下,仿佛能聽到這歲月的脈搏,每一刻都真實,每一刻都將成爲故事。歲月如指間流沙,都只是曾經的觸摸,聽得清這歲月的忠告,還是珍惜這曾經的經過,靜靜地品味鍾鼓樓每一塊青色的磚瓦,何嘗不是這歲月的一種真實的樸素。這世間依舊人海茫茫,來往穿梭,走近曆史,走過曆史,歲月靜好,一切安好。

✿ 继续阅读 ▪ 又見槐花落滿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