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緊不松依教勤奮行,佛心密意加持願降臨

  不緊不松依教勤奮行,佛心密意加持願降臨

   修行者貴在持恒,但這個持恒並不那麼容易堅持到。有很多學佛的人,剛開始不分白天、黑夜,突飛猛進,法喜充滿,可過了一段時間,卻出現厭倦、松散、掉舉,有時候就是自己想堅持都很難進行。要是此時出現了障礙,心性不堅,那也就遠離了初衷。

   修行怎麼修?不緊不松依教勤奮行,佛心密意加持願降臨!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不急不怠,這樣,才會恒持,才能穩固,才會相應,出境界。

   首先,我們要明了初修持的時間、方式,以及不産生疲倦的秘訣。

   《菩提道次第廣論》:“修持的時間是黎明、午前、午後和初夜(夜晚)分四座而修習。

   最初修持的方式,就是最初修持的人,如果時間過長,容易産生掉舉(心散亂)、昏沈的現象。

   養成了這種習慣,每次修行都會出現沈掉,心無法安住在善所緣境上。那麼,初修者的時間應該短,修持的次數要增多。

   應當在修持的情緒好的時候就要停止,這樣做對下次修持的時候就有信心。否則,看到座位就覺得厭煩。

   少許穩固而做修持的方式是,如果這樣修持,使心有了穩固的狀態後,再把時間漸漸地延長。

   不産生疲倦的秘訣是,在修持當中,對修持方面要遠離太急忙和太緩慢的過失。這樣便能減少障礙,而且能息滅疲倦和沈掉的現象。

   座間如何行持,就是沒有修持中間,雖有行禮、繞寺(繞轉佛殿)、誦持等多種修持方式,但這裏主要講的是在正修之際,要精進修習,座間要對修持的所緣相做思惟憶念。如果對善所緣境不依正念、疏忽、放逸,修持所得的功德是微乎其微的。

   常言道:沒有修持猶如畫中燈;沒有戒律酷似無主的寶藏;沒有資糧就像無潤的種子。

   因此,在座間對修持所開示的經典需要閱讀和反複思惟。爲了使功德增長,以多種方式積集順緣資糧,除去違緣障礙,並要努力守持所守的戒律。”

✿ 继续阅读 ▪ 佛說生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